代表、委员、厅局长通道三场集体采访活动亮点不断 坚定海南自贸港发展信心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贺立樊
首次开设的“委员通道”“代表通道”“厅局长通道”,成为2022年海南省两会的一大亮点。随着1月23日上午“厅局长通道”的顺利举行,三场“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包括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厅局长在内,共有26人走上这条“通道”。
在临时铺设的“通道”上,从市政管理到经济建设,从医疗卫生到民生保障,26位发言者畅所欲言。“通道”虽是临时,传递出的声音却是持久的发展讯息,在蓝色背景板的衬托下,这条“通道”体现海南的开放尺度、民生温度、发展维度。
尺度:
实事求是
开放包容
1月21日上午,20多年从事排水一线的海南省人大代表陈清琪走上“代表通道”,他谈论的话题,依然是朝夕相处的地下管网。
陈清琪坦言,这些年海口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更美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强了。“同时,我也发现,海口的地下管网建设水平,已不能满足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口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尽管海口的城市内涝、道路积水问题已经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在排水工人陈清琪的眼中,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和必要,“我建议要科学制定海口市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管理细则,以实际行动助力海口的城市地下管网高质量建设。”
高水平的自贸港建设,需要高水平的相关配套,陈清琪的实话实说,不仅是个人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折射出更为深远的政府态度。
建设海南自贸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干事态度。通过梳理发言内容,可以清楚发现,在今年首次设立的三场“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26位发言者不讲“官话”“客套话”,讲的是实话、“百姓话”。
理性看待成绩,直面问题和不足,这些实话和“百姓话”能够“走”上“通道”,足以展现海南的开放包容,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现海南的自信——不害怕发现问题,有信心解决问题。
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局长韩圣健。记者 刘洋 摄
同样是在“代表通道”上,当现场记者提出关于消博会的相关问题时,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局长韩圣健不仅肯定了首届消博会的“一炮打响”,成为中国四大展会之一,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也坦诚介绍2022年消博会的筹备情况,“另一方面,我们以‘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为契机,全面推动解决首届消博会办展中各方反映的2000多个问题,进一步提升办展水平和服务能力。”
盲目追求最好并不难,难的是承认并接受世上难得十全十美,却还是要努力实现更好。2000多个问题不算少,对于一个展会而言,能够直面并解决2000多个问题,同时以此作为进步的契机,这其中带来的价值,已然超越解决这2000多个问题本身。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自延安时期所形成的思想路线。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当下,更加需要实事求是的干事态度,三场“通道”的26位发言者不夸大成就、不漠视问题,脚踏实地的态度,恰恰最为体现海南的开放与包容。
温度:
为民所盼
解民之忧
2022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将民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无论是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强化保供稳价,还是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2年为7.1万名在校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1月23日上午举行的“厅局长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海南省卫健委主任周长强再次表示,从今年开始,对海南省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HPV疫苗是女性远离宫颈癌的有效工具,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也是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通过“厅局长通道”,经过现场记者的即时传播,这条信息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天网友热议的话题之一。
群众关心的问题,如何第一时间给群众一个答复?群众在乎的事情,如何准确到位进行服务?三场“通道”,提供了一个有温度的样板——面向基层,走向人民。
借助融媒体传播形式,26位发言者及其所介绍的政策和行业信息,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第一时间进行新媒体传播。与此同时,传播形成梯次,第一梯次的快速传播之后,第二、第三梯次的跟进、解析也紧随而上,让三场“通道”与群众之间没有距离。通过快速、精准、权威的发布,传递细致入微的民生政策与信息,能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
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记者 刘洋摄
针对学生家长关心的“双减”政策,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在“厅局长通道”介绍,海南全面启动第二轮“特色印记”行动,努力让教育回归“阳光快乐”的育人本色。曹献坤表示,结合“双减”启动了新一轮打造中小学生“特色印记”行动,进一步推动“红色人文、绿色生态、蓝色海洋航天”特色德育体系加快构建。
针对群众目前关心的疫情防控情况,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刘梦琼在“委员通道”介绍,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组建了一支核酸小分队,开展全天候24小时持续的检测工作,每天最大检测量可以达到5000人次,每个月检测量可以达到6万人次。
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刘梦琼。记者 刘洋 摄
与此同时,刘梦琼还透露,对于就医群众关注的停车问题,也将有所改观,“我提交关于医院周边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卫健委的重视,并被列入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的重要事项予以确认。”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条“通道”,通向人民,道出民生,为民所盼,解民之忧,让两会走近群众,让政策和信息直抵民心。
维度:
多元产业
多维发展
“我们在摆脱房地产依赖的情况下,如何把3+1的产业体系更好地发展起来,这对我们今年是个重大的挑战和考验。”在1月23日上午举行的“厅局长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顾刚表示,今年将继续在“项目为王”的基础上,通过比学赶超的活动来激发市县和园区动力,适度超前谋划基础设施项目,围绕“海澄文定”经济圈、“大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和儋州洋浦一体化,推动区域化发展,让项目聚焦在园区里。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顾刚。记者 刘洋摄
11个自贸港重点园区占海南全省不到4%的土地,实现了近4成的税收,成为助推海南自贸港实现经济目标较快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海南不只有园区,三场“通道”关于海南经济发展的介绍涵盖文旅、医疗、海洋、消费等,向外界展示了一个多元产业、多维发展的海南。
1月21日,海南省人大代表、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轩在“代表通道”介绍,海口国际免税城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免税店,它将以免税为核心,融入多种文旅业态,通过它的独特性和引领性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提升旅客购物便利化服务水平,多措并举,深入挖掘离岛免税政策的红利,挖掘市场潜力。”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轩。记者 刘洋 摄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1年海南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5%。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为海南经济发展提供动能。
“全省10家离岛免税店的销售额突破了600亿,增长了84%。在吸引高端医疗旅游消费回流方面,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特许药械的进口增长了58.5%,医疗旅游人数增长了90.6%,特药险投保人数超过800万人。”在“代表通道”上,海南省人大代表,中共海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常务副主任王磊表示,海南作为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双循环交汇点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三大消费回流的文章精彩呈现。
与此同时,投资作为另一驾“马车”,也在为海南经济做出贡献。《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1年海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
“海南不仅拥有进口的便利,在RCEP缔约国区域内出口货物更容易。”在1月20举行的“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仁君表示,海南须把握从RCEP产业链重塑中分得众多“蛋糕”的机遇,“这样一来,海南的投资与贸易,不仅进入便捷,出去也便捷,形成双向良性循环通道。”
三场“通道”介绍了海南经济发展的多维与多元。2021年,海南全省产业投资增长33.5%,旅游总收入增长58.6%,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速全国第一,绿色信贷余额增长20%。
海南省两会闭幕之后,三场“通道”所在的大厅将会恢复原样。但是这条“通道”所体现的关于海南的开放尺度、民生温度、发展维度,已经得到传递,成为持久的发展讯息。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