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丝带”的冰为啥这么白?真是洒了牛奶吗?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李典、岳冉冉)5日,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将开赛。目前多场训练赛陆续进行,运动员们和场馆运行团队都在做着最后的赛前准备。第一次见到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运动员,总会被那块如牛奶般光洁的冰面吸引,然后开始拍照留念。

如缎带般光滑,似大理石般平整,像镜面般通透,洁白如牛奶的冰面把热身道上北京冬奥会会徽和“BEIJING2022”印得格外醒目。

1月28日,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冰丝带”训练中。新华社记者丁旭摄

2日,在“冰丝带”进行了北京冬奥会前的第二场训练赛,包括宁忠岩、王浩田、殷琦在内的中国速滑队多位选手亮相,以寻找比赛状态,适应比赛节奏。

自1月27日开放以来,“冰丝带”获赞无数,本该亮如镜面、清澈透明的冰面为何如此洁白?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中做出了解答。武晓南说,冰面白并不是因为添加了牛奶,而是在制冰的过程中添加了一种环保冰漆。“在没做速滑馆之前,我也觉得是不是有牛奶,后来据老前辈们说,最早还真是往里倒牛奶的,但是现在里边是一种环保冰漆。”武晓南说。

1月28日,荷兰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冰丝带”训练。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据介绍,“冰丝带”的冰面,厚度一般在2.5-3厘米之间,分为底冰、冰漆和面冰。其中底冰决定着整体冰面的硬度,这是影响运动员滑行体验的一项重要指标。

武晓南简述了制冰过程。“首先,制冰师会在底冰上多次洒水,不同的水配比有不同的电导率,这对底冰非常重要,它需要保证冰的硬度。随后,在底冰上刷环保冰漆,就会呈现大家眼前看到的洁白。在冰漆上面,还会封一层制作面冰的水,同时画好logo(标识)和各种标线。一块洁白整洁,看起来像大理石的冰面就基本制成了。”

浇冰车在训练间隙进行浇冰作业。新华社记者丁旭摄

除此之外,要形成这一“最白的冰”,制冰系统也很关键,这是由多方专业人士通过四年时间共同打造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制冰方案,共分九层结构,是最环保的制冰方法。

据介绍,二氧化碳制冰具有绿色环保、冰面平整均匀和节约能源三大特点。二氧化碳制冰的效率要比传统制冷剂制冰法提升20%。“也就是说,制同样一块冰,因为制冷效率提升,用电量就更少了,整个过程可以节电20%。”武晓南说。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外观观感的美,给运动员带来舒畅的心情和更好的滑行体验。期待他们能够取得好成绩,让‘冰丝带’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快的冰’。”武晓南说。

北京冬奥会期间,在“冰丝带”这块洁白如牛奶的冰面上共将产生14枚金牌。

原标题:北京冬奥会|“冰丝带”的冰为啥这么白?是洒了牛奶?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看天下

读懂中国放眼全球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