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运动员之家”
冬奥村安全、温馨、舒适
处处体现着“以运动员为中心”
随处可见的“黑科技”
让人赞不绝口的美食餐厅
……
惊艳了各国运动员
当科技感遇上卧室
卧室或许是相关人员在冬奥村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这里自然少不了高科技的影子。
在运动员公寓中,每套房间内都装备了独立空调系统跟新风系统,即使在不开窗情况下,也可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此外,智能温度调节系统、智能红外感应、可视对讲等十余种功能,均可通过房间内控制器进行统一操作。此次冬奥村中的床采用记忆棉材质,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床的形态可依据个人习惯进行调整。每张床配有遥控器,可调节睡姿、坐姿等不同场景,不同模式能为不同使用场景下人体脊柱提供最佳支撑。
此外,这张床也为运动员的生活起居提供了多重保障。据介绍,智能床具备闹钟推醒功能。下载APP设置闹钟后,床在设定时间会自动起降,再也不用担心会“赖床”了;当运动员在睡觉打鼾时,智能床识别后会调节头部的高度,从而对其进行缓解……
冬奥村中的人文关怀
为了更好地服务北京冬残奥会,此次冬奥村中的多处细节展现了东道主细致入微的关切,温暖的人文关怀尽显其间。
其中,北京冬奥村推出了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可显示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坡道、盲道等设施信息,并对起点至各目的地之间满足无障碍要求的路线进行最优计算,将结果推送给无障碍需求人士进行导航。该平台可提供中英文双语,便于各代表团运动员及随队官员使用。
为应对突发状况并提升紧急服务效率,冬奥村配备了智能呼叫胸牌,以实现一键呼叫、通话及平台精准定位。这为冬奥村内一线服务人员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帮助实现网格化管理和无死角服务覆盖,提高服务效率。
冬奥村里中医“热”
冬奥村开村以来,中医治疗成了“明星项目”。不少代表团成员慕名前来,体验针灸、推拿和耳穴等治疗方式,缓解运动损伤、失眠焦虑、消化不良等。
俄罗斯奥委会代表团行政人员奈利已经来治疗三回了,睡得好多了,精神不紧张了,因办公久坐导致的背痛也大大缓解。她说第一次接触中医是在莫斯科,现在针灸等中医技法在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
智能机器人“遍地开花”
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机器人餐厅成为全球媒体记者点赞的对象,这个餐厅采用全自动化的智能机器人送餐设备,由机器人炒菜做饭、设有送餐、导引、消杀等“服务机器人”,还有咖啡机器人,从天而降的美食,真的是十分爽快!太神奇了!
五花八门的美食“征服”各国选手
夺得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冠军后
谷爱凌开心地咬着金牌
下一秒立马啃起大包子
2月7日,刚刚斩获冬奥单板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赛亚军的美国选手茱莉亚·马里诺,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谈到自己在冬奥村最爱的美食就是饺子。
“自从来到这里,我大概吃了200个饺子。”马里诺笑着说。“我从山上(训练)一回来,就吃饺子。”
2月9日,马耳他唯一的参赛运动员珍妮丝·斯皮泰里出战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她说:中国菜是她的最爱,而且她每天要吃6个豆包!
比赛间隙更是直接掏出豆包开吃:“早上太紧张吃不下,现在做完动作终于能吃了!”
荷兰速滑选手尤塔·莱尔丹日前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冬奥vlog,其中一样美食就吸引了大家注意:新鲜的食材烫熟后配上独特的酱汁——正是一碗充满中国味儿的麻辣烫。
在开幕式上被志愿者感动哭的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更是转型当起了“吃播”播主,频频晒出冬奥村的数道中国美食:宫保鸡丁、饺子、糖醋里脊、麻婆豆腐、担担面……
据央视新闻报道,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运动员菜单,冬奥村餐厅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特色菜品共计678道,设置了世界餐台、亚洲餐台、中餐餐台、清真餐台、披萨与意大利面餐台、沙拉台和调味品台、鲜果台、面包和甜品台等12种餐台。
每天约200道供各国运动员食用,以每8天为一个周期进行轮换。每餐都有一系列素食和清真菜式,并提供犹太洁食服务,满足不同口味、不同宗教的特定饮食需求,让运动员充分感受中国的热情和好客之道。其中中国特色菜品包括西湖牛肉羹、木须肉、酱爆鸡丁等,结合中国东西南北美食主题,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有川菜、粤菜、鲁菜、湘菜等,让世界各地运动员充分感受、体验中国美食文化魅力。
冰墩墩美甲你见过吗?
有人晒出美甲,露出的4个指甲每个涂得都不一样,奥运五环和国旗都安排上了。
韩国运动员在指甲上画了冰墩墩,还说要再去排队买冰墩墩。冬奥村出品的酷炫造型在社交媒体上成了时尚。
户外能骑行 室内有VR
除了体验新事物,运动员们也很容易在冬奥村找回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
荷兰号称“自行车王国”,荷兰队员也用骑行的方式带着粉丝探索总占地66公顷的冬奥村。
也有到户外骑动感单车的,健身晒太阳两不误。
喜欢室内活动的运动员打起了乒乓球,还有健身房可以用。
运动累了,还能戴上冬奥村的VR设备,体验最新的科技感应游戏。
冬奥村“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办奥理念
为运动员们提供方便、快捷、精准、细致的服务
中国文化与奥运文化的融合
让远道而来的运动员们感受中国文化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就是冬奥村的中国式浪漫!
新闻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日报客户端等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