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记者带你看冬奥 | 身在赛场却没时间看比赛 他是冬奥“保护者”

2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冬奥会期间,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屡破世界纪录,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赛事。在这些精彩赛事的背后,是无数人在默默地保障和守护。

近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连线专访了一位北京冬奥会的守护者——国家速滑馆公共卫生经理、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曹瀚文,听听他的冬奥故事。

曹瀚文(左三)在工作中。受访者提供

此前,曹瀚文在海南医学院求学5年,所学的预防医学在新冠疫情防控和北京冬奥会赛事保障中,都发挥了专业作用。冬奥会期间,他与众多辛苦付出的工作人员一起,全力以赴守护冬奥会的公共卫生安全,虽然身在赛场却很少有时间观看比赛。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洪旭 实习生 殷天舒

主动申请保障“冰丝带”

我们负责场馆的公共卫生和防疫保障,每个环节都要做好,保障赛事正常进行。曹瀚文说,每天早上他要负责餐饮的工作人员一起盯住缓冲区,那是闭环外闭环内物资交接的地方,环内的人每天用餐物资需要通过缓冲区

曹瀚文线上汇报防疫工作。受访者提供

冬奥会的疫情防控采取闭环管理,将冬奥的高风险人群和外围观众完全隔开,不让高风险人群接触到社会层面。速滑馆设有“闭环内”“闭环外”两个圈层,曹瀚文带领的公共卫生业务团队要确保空间不重叠,流线不交叉,人员不聚集,边界需严管。 2022年北京冬奥会多个赛场场馆,其中北京市朝阳区3个分别是国家速滑馆冰立方和国家体育馆。拥有疫情防控一线经验的曹瀚文,主动申请参加国家速滑馆的保障。

20213月,曹瀚文带领公共卫生业务团队进驻国家速滑馆。刚开始他们以为只是负责现场疫情防控的指导工作,进驻后发现,根据“防疫为先”的工作要求,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在保障防疫的前提下开展。

为医疗团队开防疫培训会,受访者提供

国家速滑馆又称为“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

为做好赛场保障工作,曹瀚文带领团队既要制定方案也要实施方案赛事开始前,开展应急演练和桌面推演,申请配发防疫物资,核酸检测、场馆消杀、病媒监测等,空气和水质都要做检测。

122日,曹瀚文和团队人员提前进入闭环,不能回家了,每天“两点一线”,白天由闭环内的大巴把他从集中居住的酒店送到国家速滑馆,晚上工作结束后再由大巴接回酒店。

其中,每天早上,他们会先到缓冲区配合物资交接,交接完后缓冲区进行消杀,消杀完了之后开始一天的巡。其中,还要指导开展病媒监测闭环内末梢水循环的检测,对场馆内空气抽查检测。

另外,还要指导运动员入场测温、巡查闭环内人员戴口罩的情况,以及应急处置,比如有发热患者如何处置,有阳性病例如何处置,以及密接者的判定及流行病的调查。

每天的防疫任务重 “起得早,回得晚”

“每天的防疫任务重,早上5点起床,坐早上5点半的大巴车去场馆。”2月7日晚上8点15分,记者电话联系曹瀚文时,他刚开完团队例会,晚上11点多才能回酒店。

曹瀚文说,有的比赛晚上11点才结束,比赛结束之后,们还进行环境核酸检测人员核酸检测,还要对场馆进行消杀,因为场馆特别大,消杀完需要几个小时,消杀完了之后还做气溶胶的检测,所有这些工作他都要现场指导其中,每天晚负责人赛场上公共卫生交通安保业务领域的工作人员最晚。

国家速滑馆医疗和防疫部门团队合影。受访者提供

任务量很大大家都‘起得早,回得晚’,幸好我们团队特别团结。”曹瀚文说,团队人员相互配合,大家都往前多迈半步,工作就好推进了。

前期水质检测和空气检测必须要全场馆全部做一次,做完后出报告,确认报告无误之后才能正式启动赛事。曹瀚文说,每一项工作都要特别的细致,此外贴标识标牌布置测温门培训考核也要提前做到位。

据曹瀚文介绍,国家速滑馆公共卫生管理团队的人员架构是P类人员V类人员C类人员。其中,他和另外一名老师属于P类人员,负责指导和督导V类人员C类人员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曹瀚文示范穿脱防护服。受访者提供

“这个药带给你的,记得用。”采访期间,一名工作人员敲门给曹瀚文送来眼药水。由于集中处理一些文字材料一直盯着电脑,眼睛特别干涩、难受于是让同事帮忙买了眼药水

曹瀚文坦言,眼睛干涩是轻的,比赛期间工作任务重,每天又早起,倒班也倒不过来休息不够导致免疫力下降有一些工作人员出现感冒发热等情况,出现这种突发状况,按照之前演练的流程,进行相应的处置

在保障工作中,以预防为主,处置为辅,当预防的所有东西都能想到的时候,应急处置过程中才能井井有条,而且也有信心保障工作做好。

海南求学5年:专攻预防医学,冬奥保障用上了

曹瀚文是甘肃人,初中时经历过SARS,看着电视的一线医护人员很是敬佩,2009高考,他也选择学医,考到了海南医学院,成了一名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我对海南的感情很深海南就像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很多老师和同学曹瀚文说,在海南医学院学习了5年,守护健康的理想信念深植于他心中,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使他从一名对医生充满敬佩之情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首都公共卫生忠诚守护者,支撑他走上抗疫一线直面病患支撑他走进国家速滑馆守护冬奥。

曹瀚文(中间)督导国家速滑馆空气、饮水安全。受访者提供

学习预防医学挺有意义的这个专业跟临床专业一样是5年制的,要学很多临床专业知识,临床学的我们也学,临床不学的我们也学,所以我们被称为,面向所有公众不是单个病例曹瀚文说,读书的时候他不理解为什么预防医学的学生要学习那么多临床专业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明白,原来五年大学的专业学习中,不管临床专业还是预防专业的知识点,哪怕再细小,都是日后工作中的基石,每一块都必不可少。

我对张帆老师印象很,他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做人。”曹瀚文说,张帆老师以前是他们专业的营养课老师,让他们踏踏实实把专业好。

有一次,张帆老师到北京出差,与曹瀚文见面时,分享了母校的发展规划,叮嘱他努力工作,以后有时间回母校看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特别温馨曹瀚文说。

2014年本科毕业后,曹瀚文工作了1年多,随后又考上宁夏医科大学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培养的研究生2019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进入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工作。

“学以致用,我专攻预防医学,在抗击疫情和保障冬奥会中都用上了。”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曹瀚文毫不犹豫地报名上了抗“疫”一线,主要负责流行病学调查,近距离地直面病人,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流调工作,为抗击新冠肺炎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自己梦想中的白衣天使,守护人民健康。

对话“守护者”曹瀚文:保障冬奥会是一种荣耀

为了保障奥运会,曹瀚文的婚期一拖再拖。进入闭环区域,他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只能在忙碌之余,与家人视频通话。

北京冬奥会期间,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背后,是许多像曹瀚文一样的守护者,共同筑起了一道保障安全的防护墙。记者对话曹瀚文,能感受到他内心炽热与国家荣耀。

曹瀚文(左一)结合各业务领域发放防疫物资。受访者提供

记者:冬奥会的防疫保障任务如此艰巨,你当时为何主动申请保障国家速滑馆?

曹瀚文:这次保障任务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我觉得很有意义。参与冬奥会保障是一种荣耀比较荣幸;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我觉得很光荣很自豪所有保障人员都必须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做精彩做漂亮。

记者:你们每天早出晚归,这么辛苦这么累,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曹瀚文乐此不疲累并快乐着因为做好冬奥会的保障,不仅是国家的荣耀,也是咱们团队个人的荣耀,把团队的活当成自己的活来干,大家都乐此不疲

记者:在保障赛事的同时,你们可以观看比赛吗? 曹瀚文:很少看,也没心思看。比如我们要现场巡查大家戴口罩的情况,在巡查的过程中,有时候就能看到各个国家的运动员在赛场上进行比赛非常精彩,但我们没时间观看,我们要做好每个环节的保障。们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要把重心放在保障上面对于体育赛事,很少有时间去观看

冬奥会赛场的保障人员中很多人都是在默默地付出,大家都坚守岗位,为了保障精彩赛事,却看不了比赛,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确保保障到位。

记者:你有多久没回家了?

曹瀚文:自从2020年疫情暴发后,已经三年没回家过春节了。在过去一年的周末以及各种节假日,也基本都没休息,天天像打仗一样从早忙到晚。所幸的是,父母很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我只能舍小家为大家。

记者:此次冬奥会保障,你是如何要求自己和团队的?

曹瀚文:之前学习的和实践中的经验,在这次冬奥会的保障中都用上了。这次保障是一个综合性的挑战,除了应用专业的技能外,还学到了如何跟各个业务领域的人沟通和交流,然后去协调组织管理必须全力以赴守好每一天直到冬奥会圆满结束。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韦晓凡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