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已有30万辆电动自行车上牌 交警答疑来了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月23日消息(记者 王燕珍)为规范海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依据《海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海南省电动自行车登记规定》等有关规定,决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上牌工作。截至2月22日,全省共有303485辆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上牌,其中,“新国标”172577辆、“旧国标”2386辆、“过渡期号牌”128522辆。同时,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海南交警也进行了解答。

工作人员正在给电动自行车上牌。记者 王燕珍 摄

  据介绍,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上牌工作自2022年1月1日开始至2022年3月15日结束。集中登记上牌工作结束后,不再办理未获得CCC认证证书的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业务。2022年3月15日之后购买的获得CCC认证证书的电动自行车,应当自购买之日起30日内向住所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登记上牌。自2022年3月15日起,未悬挂号牌的电动两轮车,不得上路行驶。

  热点问答:

  问:登记上牌的情形包括哪些?

  答:包括:

  (一)对符合国家新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并获得CCC认证证书的电动自行车,经核验车辆和资料符合条件的,予以注册登记,核发电动自行车号牌。

  (二)对2019年4月15日之前购买的符合国家旧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的电动自行车,经核验车辆和资料符合条件的,予以注册登记,核发电动自行车号牌。

  (三)对不符合上述两类情形的电动两轮车,也不属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范围的电动摩托车,实行备案管理,发放过渡期临时号牌。

工作人员正在验车。记者 王燕珍 摄

  问:电动自行车上牌收费吗?

  答:不收取任何费用。

  问:电动自行车上牌要买保险吗?

  答:不强制要求购买保险!车主自愿选择购买。如遇到强制要求或变相强制要求购买,可拨打12123电话举报。为了防止骑乘电动自行车发生意外交通事故,交警倡导车主购买保险。

  问:电动自行车的电机号是大写的字母、发票上面是小写的,影响上牌吗?

  答:不影响。

  问:办理电动自行车上牌要户口或居住证,但办理居住证要6个月,没领到居住证能上牌吗?

  答:个人所有的电动自行车在集中登记上牌期只需要身份证明即可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

电动自行车查验区。记者 王燕珍 摄

  问:电动自行车车牌是全国通用的吧?已经在外省挂牌的可以上路通行吧?

  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非机动车管理由各省市规定,各省规定仅适用本省范围内。因此,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后只能在本省区域行驶,对外省已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应当按照《海南省电动自行车登记规定》规定,向住所地公安交管部门申请上牌。

  问:我的电动自行车已在网上登记有18天了还没有审核通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目前除海口外,网上审核工作基本按要求时限处理,海口市因之前已实行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的原因,目前先办理已申请电子通行凭证的车辆,具体可向海口交警支队咨询。

  问:为什么17位车架号的电动车不可以上临时牌?

  答:因部分17位车架号的电动两轮车涉嫌属于电动摩托车,对经确认不属于国家《公告》管理范畴的电动摩托车的,将按规定核发过渡期临时号牌。

  问:电动摩托车上牌要收费吗?

  答: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登记上牌要购买强制保险(80元-120元)、牌证费用(60元)。如果购买后超过两年未上牌,还需要上线检测,并收取检验费用 。

  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如何区分?让交警给你一一道来。

图片

  ▶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驾驶该类车辆不需要机动车驾驶证。

  ▶电动两轮轻便摩托车和电动两轮普通摩托车均属于机动车,需考取相应驾驶资格的机动车驾驶证。

  一张图让你分清什么是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普通摩托车。

图片
图片

  外观辨认

图片

▲ 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一般长这样,有脚踏骑行功能,外观显得简易轻巧。

图片

▲电动两轮普通(轻便)摩托车

  电动两轮普通(轻便)摩托车一般长这样,外观上不具备脚踏骑行功能。

  合格证辨认

图片

▲电动自行车合格证

图片

▲电动两轮普通摩托车合格证

图片

▲电动两轮轻便摩托车合格证

  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不难区分,各位小伙伴在购车时一定要仔细分辨车辆,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保留好车辆凭证及时办理登记上牌手续,驾驶电动两轮普通(轻便)摩托车一定要取得相应的驾驶资格。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高丽兰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