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准高效监管加快形成全岛封关运作的重要条件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海南要在2025年前做好封关运作准备工作,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2022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攻坚之年,也是封关运作准备的关键之年。全岛封关运作离不开高质量的监管,需要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加快软硬件建设,以精准高效的监管加快形成全岛封关运作的重要条件。

  今年的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全岛封关运作软硬件准备”,这是2022年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2025年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目标的关键环节。全岛封关运作的核心问题是有效监管。对此,应处理好四个基本问题。

  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是海南全岛封关运作的基本特征。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管得住是放得开的基本前提,但过分强调管住,可能会掣肘扩大开放。风险防控固然重要,但从海南的实际出发,做大经济流量同样很紧迫。这就需要在“‘一线’放开”的实践中不断提升“‘二线’管住”的针对性,以此来实现做大经济流量与有效防控风险的双重任务。

  做大经济流量成为全岛封关运作的重要任务。从历史角度看,以往,由于受岛屿经济体特点、开放程度不高等因素制约,海南人流、物流、资金流缺乏,产业基础薄弱。当前,从国际环境看,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本土化、区域化趋势明显,以“‘一线’放开”吸引西方发达国家优质生产要素集聚海南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国内环境看,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具备产业发展的优势,海南吸引东盟国家的优质要素面临来自国内发达地区的竞争压力。深入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做大经济流量仍然是海南的重要任务。

  有效防控风险成为全岛封关运作的基本底线。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是有效、精准识别风险,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一是防范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可能带来的走私风险;二是防范投资“非禁即入”可能引发的市场风险;三是防范“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可能引发的税收风险;四是防范跨境资金自由便利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五是防范数据流动可能引发的网络安全风险;六是防范人员自由流动可能引发的社会安全风险;七是防范公共生态安全与卫生风险。

  监管的主要任务是在做大经济流量过程中逐步优化完善风险管控的机制。一方面,监管要有利于海南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目标。就实际需求看,境外企业希望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这个高水平开放平台,更低成本、更自由便利地进入内地市场;国内企业希望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更自由便利地“走出去”。从海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发展都离不开国内巨大市场。为此,“二线”的监管不能阻碍海南与内地市场的有效流通。一方面,监管硬件设施的配置和升级应适应经济流量增加的实际需求。由于封关运作监管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不仅需要提前谋划,形成防范重大系统性风险的原则框架,更需要在做大流量的实践中不断调整监管思路、监管方式、监管重点,由此提升封关运作监管的有效性、针对性。

  处理好服务贸易监管与货物贸易监管的关系

  作为连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纽带,服务贸易的价值不断凸显。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全球货物贸易中约1/3的价值归功于服务业。如果说货物贸易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标配,那么,服务贸易就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突出特色,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建议充分借鉴国际成功自由贸易港的经验,建立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相适应的高效、精准的监管制度。

  在货物贸易领域,建立以“零关税”商品为重点的海关监管制度。在“一线”,对禁止、限制类货物实行进出口管理制度,实行全链条式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制度,借鉴新加坡、中国香港经验,实行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便捷通关制度。在“二线”,根据货物状态及流向实行分类监管,主要包括免税、保税、混合状态的货物等,借鉴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做法,实现FTA(自由贸易协定)项下货物“零关税”与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政策的衔接;对“零关税”政策下进口的产品进入内地时,建立跟踪识别机制。

  适应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推进监管转型。服务贸易是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演进的重要方向,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制度集成创新的关键所在。国际上把服务贸易分为四种模式,即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移动,这就需要根据服务贸易不同模式实行分类精准监管。此外,鉴于服务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及内外标准、法律协调的复杂性等特点,服务贸易风险防控任务更为艰巨、难度明显加大,对监管标准、监管模式、监管手段、监管体制等提出新的要求。

  处理好特殊区域监管与全岛区域监管的关系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率先在洋浦保税港区试点实施,在加快通关速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此外,自2021年12月1日起,海关总署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建议适应全岛封关运作高水平开放和风险防控的要求,扩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和原产地管理政策试点范围,在具备物理或电子围网条件的重点园区试行“零关税”居民消费以及金融、信息等监管制度创新,为全岛封关运作后实现高水平服务贸易自由化和风险防控做好压力测试和积累经验。

  处理好全岛封关运作监管的硬件与软件准备的关系

  按照“2023年底前具备封关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关各项准备”的既定目标,尽快制定全岛封关运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政策制度实施方案,项目化清单化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加快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封关运作的基础工作。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口岸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口岸布局方案》,全面开展对外开放口岸、“二线”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跨境电商物流和邮件快件监管中心等具有口岸服务功能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口岸基础设施信息化升级,建设海关智慧监管平台,构建以情报信息为先导、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口岸风险布控中心,加快建设非设关地综合执法点等,确保在2023年底前全部完工并达到运行要求。

  建设与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监管设施。一是市场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与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相对接的全岛统一的市场协同监管业务平台;二是税收征管基础设施建设。提前谋划,开发与海南“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相匹配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并实现与现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接口、标准等对接。三是金融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覆盖各类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四是信息监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加密、隔离、防泄露、溯源、销毁等技术研发,建立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合法行为可证明、非法行为可追溯”,紧急情况下可“秒级切换”。

  完善全岛封关运作的政策与制度。研究制定海关对进出岛货物、旅游行李物品、运输工具等监管办法。加强口岸服务、市场监管、金融监管、信息监管、税收监管制度创新。例如,基于FT账户的跨境资金管理制度创新,建立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分类、分级、分流向管理制度等。

  提升监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降低行政综合类公务员比例,行政人员编制向监管部门倾斜。封关运作前,在保证薪资水平与福利待遇一致的前提下,对监管领域的新进公务员实行市场聘任制,并实现分类管理。借鉴新加坡经验,对监管领域公务人员实行专业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聘任制公务人员的职务升调、交流培训、薪资福利、续聘与否等挂钩。【作者系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海南省人大农工委委员、丝路研究院(海口)研究员】

原标题:以精准高效监管加快形成全岛封关运作的重要条件

责任编辑:许海若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建言海南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