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3月4日出版的《海南日报》在A03版推出“总书记的话,我们牢记在心”特别策划报道:走近那些与总书记有过深入交流的全国人大代表,以及那里的基层干部群众,看看他们身边的巨变,把他们对未来的新期盼,讲给这个春天听。以下为版面图及详细报道↓
2022年3月4日《海南日报》A03版版面图
总书记的话,我们牢记在心
据海南日报报道丨记者陈蔚林 李磊 袁宇 徐慧玲
编者按
和着春天的脚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将拉开帷幕。
琼州大地上,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我们发掘了许多生动故事,他和基层群众温暖的互动,被海南人民津津乐道。
2013年4月8日,在琼海市潭门镇,总书记伸出温暖的大手,与人群中的渔民王书茂紧紧相握,鼓励大家造大船、闯深海、捕大鱼。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4月9日,在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的玫瑰田间,总书记嘱咐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要让玫瑰产业朝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让土地继续增值,农民继续增收。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今天,海南日报推出“总书记的话,我们牢记在心”特别策划报道,走近那些与总书记有过深入交流的全国人大代表,以及那里的基层干部群众,看看他们身边的巨变,把他们对未来的新期盼,讲给这个春天听。
全国人大代表王书茂:
谆谆嘱托向深蓝
早春三月,全国两会召开在即。3月3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海南潭门的“老王”踏上了赴京的旅程。
“老王”上次赴京,是2021年6月。6月29日上午,他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由国宾护卫队护卫着前往人民大会堂,从习近平总书记手里接下了那枚沉甸甸的“七一勋章”。
在琼海市潭门渔港,一艘艘渔船进出港口。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为国护海模范”,主持人这样介绍他。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书茂,作为世代耕耘和守护南海的海南渔民代表,他的名字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史。
颁授仪式上,王书茂快步走向习近平总书记。他清楚地记得,“我正准备介绍自己,总书记就先开了口‘我知道,你是老王’。听到这声亲切的招呼,我心里真像涌入了一股暖流。”
时光倒回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专门到潭门镇看望渔民,鼓励大家造大船、闯深海、捕大鱼,伸出温暖的大手与人群中的王书茂紧紧相握。
没过多久,王书茂就带头利用政府政策,贷款从洋浦订造了一艘350吨的钢质渔船,成为潭门首批拥有全新大吨位钢质渔船的船东之一。几年过去,这样的渔船如今在潭门码头已经停了30多艘。
“钢质渔船上有厨房、卧室,有电视机、北斗卫星导航通信系统,遇到风浪仍能安全平稳地行驶。”王书茂回忆起第一次驾驶钢质渔船出海的情景仍难掩兴奋,“更重要的是,每次出海总能带回比从前更多的渔获。渔民们的安全感、获得感都大大增加了。”
从木质渔船到钢质渔船,渔民们改变的不仅仅是生产工具,更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后来,政府鼓励渔民发展休闲渔业,王书茂等人把自家渔船租给公司发展远海海钓业务,还鼓励带动其他渔民大胆“试水”,“靠海吃海”发展与海洋相关的旅游项目。如今,推动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成为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对海南日报记者说起潭门镇的热闹景象时,王书茂信心满怀——这两年,各式海鲜酒楼顾客盈门,各个海洋工艺品摊位前也是游人不断。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潭门赶海节期间,大批游客自全国各地而来,体验传统赶海项目,观礼“祭兄弟公出海仪式”,对潭门耕海文化的认识、对这片“祖宗海”的认同更加深刻。
王书茂说,受颁“七一勋章”时,他抓住宝贵机会向习近平总书记简要汇报了潭门渔民的生产生活情况,邀请习近平总书记再到潭门看看变化,“听说我60多岁了还能出海,总书记很高兴,鼓励我继续带领渔民群众耕耘南海、守护南海。”
从北京回来后,王书茂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地给党员群众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呼吁大家结合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海南发展休闲渔业的机遇,规划建设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海钓赛事基地、休闲渔业小镇等机遇,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王书茂这次赴京参加全国两会,是他履行全国人大代表职责的第五个年头。
这几年,他在挨家挨户走访、广泛听取民意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规范海洋渔业捕捞、加强渔业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休闲渔业立法等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和回复。这一次,他继续将目光投向基层,将提出关于推动国防教育进学校等多个建议。
“总书记说,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王书茂常把这段话挂在嘴上,鼓励自己和身边的党员干部,时时刻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于心,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点一点变成现实,用发生在百姓生活中的实在变化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
全国人大代表杨莹:
幸福花开满堂红
三月的三亚,玫瑰谷的花田芳香四溢,让人沉醉。在一望无际的花田里辛勤劳作的乡亲们,正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幸福之花。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在玫瑰产业园的田间和黎族老乡话家常时,留下这句暖心的嘱托。
近日,游客在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游览、留影。该景区是集玫瑰种植、玫瑰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亚洲规模最大的玫瑰谷。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通讯员 张宇婷 摄
如今,这句话被博后村的老乡们刻在了村中心玫瑰花田中的石碑上,也深深地印在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的心里。
“总书记当年来到博后村的场景,我依然记忆犹新。”杨莹说,总书记问了很多问题,最关心的还是村民的收益,对“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对土地的租金、村民的后续受益情况问得十分仔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嘱咐杨莹,要把产业继续做大、做精、做强,要让玫瑰产业朝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让土地继续增值,农民继续增收。
“近9年来,这份沉甸甸的嘱托,我一直牢记在心。”杨莹说。这些年,她带领员工不断探索,推动玫瑰种植走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把优质产业留在乡村,为村民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空间,当地已有6000多名老乡靠着这个项目奔向小康。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提到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让收看表彰大会直播的杨莹十分感慨。
杨莹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当前,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未来,党和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目标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共同富裕,我们能做什么?”这也是她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正是乡亲的鼓励和支持,才让玫瑰谷走到了今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和村民利益共享的基础上的。因此,只有通过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带动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才能更好地回馈他们。”杨莹说。
2021年,杨莹走访了三亚育才生态区马脚村、崖州区长山村、吉阳区罗蓬村等村庄,为当地村民选择适宜种植的玫瑰品种,在种植技术培训和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扶持,以玫瑰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土地增值、农民增收。
杨莹表示,如今,玫瑰谷正在进行全面升级,玫瑰精油加工萃取流水线项目也将落户博后村。在自贸港建设的大潮中,他们还将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打造玫瑰产业国际贸易中心,将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关联产业链植入村庄,让更多老乡吃上“玫瑰饭”,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杨莹也深知,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因此在历次全国两会上,杨莹多次提出了关于培养乡村高技能人才的建议。玫瑰谷也通过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持续资助三亚吉阳区博后村、六盘村学子完成学业,为产业发展和农村社会治理注入新活力。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产业升级带动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在杨莹看来,只有坚定发展方向,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不断做大经济流量,才能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百姓说
擦亮舌尖金招牌
潭门既有美景,也有美味的海鲜。今年春节来我们店里的游客很多,基本上每天都满客,生意很好。潭门海鲜很受市场青睐,特别是闯海捕捞回来的海鲜,基本上都往内地销售,去年订单累计有500多万元,积累了很多老客户。
今年我们打算把餐饮业进一步升级,开发海鲜刺身等特色产品,同时也准备开发钓鱼等休闲活动,丰富游客体验。我们还计划投入资金发展东星斑养殖,现在已经在挑选合适的地方了,希望未来能够发展得更红火。
——琼海市潭门镇海竹园餐饮店负责人王小珍
众人拾柴火焰高
去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无所·归止”民宿顺利落地并走上正轨,还被国家文旅部评定为甲级民宿,受到广泛关注。今年,我们希望能够补齐因接待量太小导致错失订单的短板,让民宿取得进一步发展,目前已经开始打造新的民宿,接待量有了明显提升,可以接待百人团队。
除此之外,我们还与14户村民成立了合作社,拓展了包括餐饮、住宿、娱乐等板块的业务,一起做特色旅游产品。对于产业前景,我很有信心。
——潭门“无所·归止”民宿负责人符名林
产业红火万象新
这几年来,我们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民宿等支柱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博后村发生巨大变化。
博后村民宿产业红红火火,如今已经开了55家民宿;村民的收入更多了,2021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86万元;博后村产业更加多元,不少连锁餐厅开进村里,集市、夜市等乡村经济业态愈加丰富。
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会继续加油干,让家乡变得更美好,让日子更红火。
——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少洪
好日子越过越甜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曾来到玫瑰谷和大家亲切交流、合影。当时,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把自己的竹笠摘下来递过去,总书记双手接过并戴在了头上,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每当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就特别激动。
我多希望总书记能再到玫瑰谷看看,我想亲口跟您说说这几年的变化:我的工资从每月1800多元涨到每月近4000元,去年还重新装修了家里的楼房。因为吃上“玫瑰饭”,我告别了“苦日子”,过上了“甜日子”。
——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李玉梅
原标题:海南日报推出“总书记的话,我们牢记在心”特别策划报道
责任编辑:周玉敏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