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新华社
政府工作报告说,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2021年政府“成绩单”
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2年部分重点工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
要坚决清理取消
政府工作报告说,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
各类专项促就业政策要强化优化,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要坚决清理取消。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
政府工作报告说,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
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
政府工作报告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支持地方对特殊困难行业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减轻中小商户负担。
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收费。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要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清欠。
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
政府工作报告说,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
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政府工作报告说,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政府工作报告说,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政府工作报告说,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强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
政府工作报告说,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
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政府工作报告说,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
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
再提高30元
政府工作报告说,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
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
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
政府工作报告说,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
政府工作报告说,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原标题:2022,就这么干
责任编辑:许海若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