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稳”字称得上是一个高频字眼。这是对“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贯彻和延续,也是针对当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新冠疫情反复不定背景的稳妥安排。
要稳,先要“稳”农业。“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一个稳字拆开,乃左“禾”右“急”,可谓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稳”农业,特别提到要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报告还提出,2022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要稳,还要“稳”企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减税降费”是个热词,“减税”一词共出现7次。在回顾2021年工作情况时,报告提到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2022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这每一个“减税降费”,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个政策“红包”。
要稳,更要“稳”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回应社会关切,包括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养老等多个方面内容:谈到住房,报告指出坚持房住不炒,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谈到就业,报告提到要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报告中的一个个“稳”字,传递出的是韧性、是底气、是信心,更是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的基础。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已经能预测到今年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必将“稳稳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风险防控,不折腾、不偏航,稳扎稳打、真抓实干,踔厉奋发、向前进发。
出品人:韩潮光
总策划:罗建力
监制:胡续发 陈书焕
统筹:冉苗俊
文案:冉苗俊
出镜/剪辑:杨彦婷
责任编辑:王平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