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抓住RCEP机遇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专家看两会

  ■ 海南日报记者 王培琳

  “推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新举措”“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并提出我国今年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海口江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给企业代表办理相关业务。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抓住RCEP正式生效的重大机遇,海南自由贸易港要在服务大局、把握大势中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由此,使海南自由贸易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扮演好特殊的战略角色。”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迟福林表示,海南地处RCEP中心位置,也是我国面向东盟的最前沿。依托区位优势,做好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与RCEP的叠加集成,使海南自由贸易港在中国与东盟的市场联通、产业融合、规则衔接、要素配置中发挥枢纽作用,成为两个市场的重要交汇点。这是大变局下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重要开放门户”的重要抓手。

  如何更好地促进开放?迟福林说,以建设两个“总部”为目标,加快形成相关的政策与制度环境。一个“总部”,即形成国内企业面向东盟市场的总部;一个“总部”,即吸引非RCEP成员的企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面向中国市场的区域总部。同时,要以特别之举加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国际的交流,加快建立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

  在RCEP生效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如何更好利用区位优势,运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因势利导,扩大开放,迟福林认为这些跟市场、产业等均关系密切。

  在开放的基础上,海南自贸港如何做大市场?结合现状,海南自贸港应尽快实现免税购物、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例如,在推进免税购物市场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与香港联手共建免税购物产业链、供应链。可以预见,自贸港的旅游、免税购物、教育、医疗健康等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而在产业发展促进开放方面,海南自贸港可以以构建产业链为重点打造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国内强大的加工及制造配套服务能力,以面向东盟为重点,形成海南热带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建立一批集加工、包装、保鲜、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化集群;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全岛布局。

  此外,海南自贸港也要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这一重大优势。例如,建立以法定机构为主体的政策执行系统,以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以法定机构为主要平台吸引国际化人才,赋予法定机构法定自主权。以专业性、开放性、灵活性为导向推进公务人员人事薪酬管理制度创新。同时,推进立法、司法体制创新,以专业、高效为目标推进立法体制改革等。

  (海南日报海口3月7日讯)

原标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抓住RCEP机遇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责任编辑:章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