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 | 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 海南日报观察员 张成林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的全国两会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情怀。

  以就业为例,其被誉为民生之本,关系到每个人的生计问题。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一个“千方百计”,道出了对稳就业、保就业的高度重视。而且,“就业”一词在报告中前前后后多次出现,被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分量重,稳就业目标设定也很具有挑战性。报告指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这一很高的目标设定反映出的正是对民生的高度关注。与高目标相对应,报告还推出诸如减税退税、完善社保政策、加大帮扶力度等一揽子的措施,支持力度非常之大。

  不仅限于就业,民生温度还体现在一项项具体谋划中——

  比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

  举措细致入微,数据有增有减,给群众带去的,是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当然,惠民生还需以发展作支撑。倘若发展跟不上,惠民生就成了无源之水。“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推进5G规模化应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部署体现的正是“在发展中改善民生”的理念。

  可见,今年两会对民生的谋划,既有直接的政策帮扶,又有相应的系统谋划,既有具体的改进,也有宏观的布局,远近结合、协调发力中传递出一个鲜明导向,那就是“群众至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让海南的代表、委员们很感亲切、鼓舞。

  在“4·13”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海南,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符合人民利益、满足人民需求的实践活动。坚持人民至上是必须坚持的本质要求,这与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的民生理念相一致。

  正是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过去一年,海南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一市(县)两校一园”工程圆满收官,累计引进中小学幼儿园83所;“双减”工作各项检测指标居全国前列,全省四年级以上中小学生基本学会游泳;“15+N”种基本蔬菜价格显著下降;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7万人;开工建设安居房3.9万套、首批成功配售……一个个数字见证着海南温度,成为海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逐渐转化为共建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昂的奋进热情。

  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就在不久前,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以乡村振兴为重点推动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并将其作为践行国家战略的重要策略来抓,再次表明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让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决心。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做好,要把民生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增投资、促消费、扩内需,实现解决“民生痛点”与打造“发展支点”有效衔接、相得益彰;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把“蛋糕”切好分好,实现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要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读懂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的“民生情怀”,深刻领会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本质要求,乘着全国两会的政策利好,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项举措一项举措去落实,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去突破,久久为功惠民生、暖民心、聚民力,我们定能托起广大群众稳稳的幸福,带动其更加踊跃地投身自由贸易港建设,真正建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海南自由贸易港。

原标题: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责任编辑:章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日报要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