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和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专家看两会

  ■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民生”,描绘出枝叶关情的民生新图景,铺展出改革发展行稳致远的新画卷。

  认真研读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和平认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其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广大群众更好更公平地共享自贸港建设成果和红利。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今年海南应紧密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从教育、医疗、就业等多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

  教育和医疗是衡量一个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海南建省晚、起步慢,教育和医疗领域底子较薄、基础较差,近几年虽有长足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发达省份。

  王和平认为,海南具备优良的区位优势、天然条件和政策环境,应该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大力引进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和“海南长寿岛”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制度集成创新成果,让孩子“在家门口读上好学校”、让百姓“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的愿望成为现实。

  关于菜价、物价等群众有着切身体会的民生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亦有作出部署。

  对此,王和平提出,海南要以解决这些基本问题为突破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调控手段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多措并举稳菜价、物价,加大本岛居民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和保障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均衡的区域发展,同样能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和平建议,海南一是要胸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全力保护好一流的生态环境,确保为百姓提供这份“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二是要把“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题中之义。王和平建议,海南应该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前提下,持续推动自贸港政策早落地早见效,人民群众早得实惠,以此增强百姓对自贸港建设的信心。

  例如,加快推动岛内居民日用消费品“零关税”等政策落地实施,推动形成离岛免税、岛内居民日用消费品免税、跨境电商三类购物业态并存的多层次免税购物体系;加快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筑牢经济发展基础,帮助人民群众实现更好更充分的就业等。

  (海南日报海口3月8日讯)

原标题: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和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责任编辑:章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