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 | 胸怀“国之大者” 打造“海南样板”

■ 海南日报观察员 张永生

生态兴则文明兴。今年的全国两会,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1年工作成就时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从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再到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过去一年,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绿色正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

成就鼓舞人心、提升底气,同时也让人们对未来有了更高的期待。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并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加快形成绿色生活生产方式。比如,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些政策举措瞄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将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格外关注。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叮嘱大家,“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念兹在兹,语重心长,激励着各地持续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殷切期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更是中央赋予海南“三区一中心”的发展定位之一。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当好“探路先锋”,打造“海南样板”,既考验政治担当,又检验能力、定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成为海南永远的‘金字招牌’”“不但要把一个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港传给子孙后代,还要把一个山青水绿、天蓝海碧的自由贸易港传给子孙后代”……回眸过去一年,海南始终牢记保护生态环境这个“国之大者”,持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一流,并以标志性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跻身我国正式设立的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布全国首个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全面铺开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双碳”工作“1+N”政策体系编制;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7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实施全国首部“禁塑”地方法规;装配式建筑推广面积连续4年倍增……

一次次探索,一个个创新,一项项成果,持续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也不断筑牢海南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板”。然而,生态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不断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对此,海南有着清醒的认识,从具体行动中即可以窥见一斑。

比如,全国两会上,海南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的议案、建议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十分突出——支持海南推进三大江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把海南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纳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统一部署。这代表了海南人民的共同心声,有力诠释了海南贯彻国家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共识所在、担当所在、定力所在。

又如,两个多月前,新年上班第一天,海南召开动员部署大会,系统推进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六水共治”,着力保护好海南岛的“肾脏”。“六水共治”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海南之所以要自我加压,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这场攻坚战、全面战、持久战,推动治理理念转变,促进治理能力提升——从“说起来重要”向“做起来紧要”转变,从“各自为政”向“协同发力”转变,从“单项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从“粗放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回望走过的路,收获总是与汗水伴随而行。站上新的起点,每一步都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知重负重,坚定前行,才能推动“两山”理论在南海之滨转化为生动的发展故事,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作出“海南贡献”,为其他地方提供更多借鉴。

原标题:胸怀“国之大者” 打造“海南样板”

责任编辑:杨子薇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日报要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