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海南 | 舞者曾小玲:从海边小城到春晚舞台

点击查看视频

3月3日晚上10点半左右,《只此青绿》在海口的首演结束后,曾小玲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穿过后台狭长的走廊,走出剧院。剧场外昏黄的路灯下,不少观众在等待。

《只此青绿》在琼的演出获得观众们的认可和好评。图为演出结束,幕布升起,所有演员手牵手向观众谢幕,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你是那个海南儋州的姑娘吗?”得到肯定答复后,观众一拥而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宣传册和签名笔,围着她要签名。她笑着给每一位前来的人签名、合影,不停地点头致谢。

家乡人的热情,对曾小玲而言,注定难忘。

排练室里,曾小玲(中)与其他演员一起认真排练。

演出前:刻苦练功反复彩排

曾小玲是海南儋州籍舞蹈演员,2016年,她从海南嘉积中学海桂学校毕业后考取北京舞蹈学院,就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毕业后进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2022年,曾小玲的参演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登上央视春晚,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在琼首场演出前,演员们正加紧排练。

春节后,《只此青绿》全国二轮巡演首站来到海口。曾小玲也如愿回到了家乡。

“全体演员,每个人想一下自己的动作,情绪要饱满,预备走……”排练室里,她与其他演员一起认真排练,细致揣摩角色,时而匍匐在地,时而跳跃旋转,舞姿刚柔并济,充满力量。

上台演出前,曾小玲在排练室再次练习着演出动作。

《只此青绿》的全国首演中,曾小玲饰演主要角色制笔人。为了让角色贴合历史,剧团邀请非遗传承人仇庆年、汪爱军、张文年、郑小华传授技艺,曾小玲也大量翻阅历史资料,观看纪录片,也多次跟随团队前往故宫学习,让自己沉浸于宋朝的生活礼仪、言谈举止。

制笔半生,所见不过方寸间,此笔与希孟随行,成就旷世巨作《千里江山图》,如同代替制笔人看了祖国大好山河。如今,曾小玲扮演制笔人,沉浸于角色中,仿佛也跟随制笔人回到宋朝,感受一番风雅意境。

在化妆间里,曾小玲对着镜子仔细确认“制笔人”妆容每一处细节。

演出当天:提前化妆 沉浸角色

3月3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全国二轮首演如期而至。为了这一天,曾小玲与队友已准备许久。

当天下午4点,曾小玲提前来到化妆间,隔离乳、粉底液、眼影、腮红……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摆满桌子,化妆时,她对着镜子仔细确认底妆的每一处细节,跟造型师沟通需求。

舞台一侧,曾小玲盘着发髻,等待着首演前最后一次彩排。

曾小玲身子前倾,趴在镜子前仔细描绘。不一会儿,身着朱红布衣,系着腿带,发髻高盘,上簪一把木梳的“制笔人”出现了。

尽管已经随团在全国16个城市巡演了50场,但回到家乡首演,对曾小玲有着不同的意义。今天,她的老师、朋友都会来观看演出,想到这里,她突然觉得有点儿紧张。

排练的舞台上曾小玲沉浸在演出角色中。

化好妆后,曾小玲来到餐厅随手拿了一份套餐,简单扒拉几口后,她便开始平复心情,酝酿情绪。

演员列队,全场灯光关闭。黑暗的舞台上,幕布徐徐升起,现场一片寂静,所有观众的目光投向舞台。天旋地转中,画卷缓缓展开,希孟与展卷人隔着时空对视,一段承载着宋代美学意境感人至深的故事由此展开……

曾小玲沉浸在演出角色中,认真表演着每一个动作。

演出结束:重逢恩师泪盈眶

演出结束,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观众纷纷起立向舞台挥手呐喊。幕布徐徐升起,所有演员手牵手,列队三排分批次向观众深鞠躬,从后往前冲向观众欢呼,舞台上下遥相呼应。

幕布起降间,演员谢幕三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出厅洋溢着浓厚的热烈氛围,成为一片欢乐海洋,令人心潮澎湃。

演出结束,曾小玲在排练室角落与堂姐曾莲妹打起了视频电话,分享着自己在家乡演出的激动心情。

在恋恋不舍中,演出结束了。曾小玲不知道,在剧场出口,有一个惊喜在等着她。

林琴一行站在街边,安静地看着曾小玲给粉丝签完名,这才迎上去。一捧鲜花出现在曾小玲面前,她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后大喊“老师!”随即张开双臂拥抱,激动地说“我们很多年没见了!”

首演结束后,曾小玲的启蒙恩师林琴(左二)得知学生返乡演出,特意带着舞蹈队的学生前来“捧场”。

林琴是海南嘉积中学海桂学校的老师,是曾小玲的启蒙恩师。得知学生返乡演出,特意带着舞蹈队的学生前来“捧场”。

曾小玲与海南嘉积中学海桂学校舞蹈队的师生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难忘瞬间。

站在街边,师生间那说不完的家乡话就像流淌的月光,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让人在文化与传承中,感受到温暖与力量。或许,这也正是《只此青绿》所传递出的故事,对文化的热爱与礼赞。

《镜像海南》栏目·第15期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出品

出品人:韩潮光

总监制:罗建力

总策划:胡续发

监 制: 林莹  敖坤

统 筹:陈声浩  

文稿:苏靓

视频:曹志 李昊

剪辑:曹志 李昊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