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山根镇推行村级事务“公开报告日”制度

海南日报记者 张惠宁 通讯员 吴小静

“今天是村委会举办的首期‘公开报告日’,这么重要的日子可不能缺席。”3月25日一大早,万宁市山根镇排溪村村民徐光芳就赶到了村委会会议室。

不大的会议室里,一张椭圆桌边围坐了满满当当的人,大多是四五十岁的村民代表、村“两委”干部和部分党员。

为建设过硬支部,紧密联系党员群众,万宁市山根镇党委牵头组织,要求全镇各村每月召开一次“公开报告日”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向村民代表、村小组长和“两代表一委员”通报本月村内大事要事、党务、财务情况,并就村民疑问进行解答。当天,山根镇排溪村率先行动,召开第一期“公开报告日”会议。

“排溪村旅游公路补偿款,部分用于建设排溪书屋和办公场地,部分用于发放群众……”大伙儿刚落座,排溪村党支部书记孙多武率先通报了村内旅游公路补偿款的财务情况。

“补偿款的事,户口在本地的外嫁女和不在本地的怎么算?”

“按人头能分多少钱?”

“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能获得补偿吗?”

……

孙多武话音刚落,村民代表的问题便一个接着一个来。针对群众的问题,村“两委”干部挨个儿详细解答,会议室里气氛热烈。

“以前一直纳闷,为什么别的村征地按照每亩9万元算,我们村才4万元,以为村干部有什么小心思呢。”徐光芳憨笑着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今天才知道,原来涉及咱村的是国有土地,开垦费就是4万元,这是国家规定的!”

会议结束,徐光芳起身拉着村小组长念叨:“咱赶紧把这个事回去跟大伙儿说说,让大家对补偿款事项也‘门儿清’。”

“干活得干得明白,光自己明白不行,群众也得明白。你们对村务放心,我们工作也踏实!”孙多武笑着说。

“这样的会非常有意义,让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就是不知道能维持多久?”62岁的老党员文庆玉开口问道。

“这项活动是今年开始的,镇党委要求每个村每月要开一次。”在会议室一角旁听的山根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黄宜春回复说道。

黄宜春补充说,全镇各村还会陆续组织设置一面党员承诺墙、组织一次集体劳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过一次政治生日、开展一次“微党课”宣讲、进一次群众家门、破解一批难题的活动,通过“七个一”的举措来深化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

“大家放心,镇里可不是光出制度就完了,这也是我们年底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如果出现测评较差的,镇党委会处理,并公开处理结果。”黄宜春说完,会议室内响起了热烈掌声。

(海南日报万城3月26日电)

原标题:万宁山根镇推行村级事务“公开报告日”制度 村务公开透明 群众心里亮堂

责任编辑:韦晓凡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