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自贸港 | 敢为人先,当好海南自贸港关键核心政策落地“铺路石”

  编者按: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4年来,在这道国家战略发展的时代考题上,海南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答卷。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即日起,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我和我的自贸港”主题系列报道,关注制度创新、免税、教育、医疗、生态、园区、人才、金融等相关领域的代表人物,围绕自贸港建设、生态建设、民生领域方面,聚焦在不同岗位上努力拼搏、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的自贸港建设者,以生动实例展现海南自贸港建设者的精气神。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汪慧 通讯员 曲易伸

  随着海南自贸港“四梁八柱”政策框架体系初步建立,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150多项政策出台落地,关键核心政策成效初显。特别是“两个15%”等重要财税政策的实施,提振了社会各界对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信心,吸引了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向海南汇聚。自贸港重要政策的设计和出台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如何惠及企业?记者进行了走访。

  海南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一级主任科员杨昌耀:参与自贸港税收制度创新和落地

  个人和企业“两个15%”所得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实施以来,有效吸引了市场主体和人才集聚海南,这座美丽的岛屿正成为人流、资金流不断汇聚的投资热土……看到自贸港日新月异的变化,全程参与自贸港税收制度设计和落地的海南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一级主任科员杨昌耀感慨万千,“作为自贸港建设的见证者、建设者,我感到无比自豪,未来也会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推进税收红利持续释放。”

  杨昌耀

  潜心探索与自贸区(港)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杨昌耀是在海南土生土长的80后,亲身经历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再到建设国际旅游岛。2018年以来,海南收到的政策大礼包接连不断,负责企业所得税工作的杨昌耀在激动和振奋的同时,也暗下决心,要全力承担起一名税务干部的责任。

  如何建立与自贸区(港)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如何打造更加优化的税收营商环境?这是海南省税务局党委一直谋划、探索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些的时代课题,我的心里也产生过迷茫和困惑,毕竟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一次全新的实践探索,需要全新的制度设计,机遇越大,挑战和压力也更大。”

  2018年下半年,海南自贸港建设关于企业所得税方面的前期政策课题研究按下“快进键”,一向业务扎实的杨昌耀被省局委以重任——参与海南自贸港企业所得税政策研究。“当时也正值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打磨研究自贸港税收政策和制度体系更为迫切。”杨昌耀告诉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这是杨昌耀与自贸港相关工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兼顾国地税改革督导工作的同时,他开始认真学习研究中国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等国际上高水平自贸港的发展模式,从历史到现实,从优势到劣势,杨昌耀经常与课题组的同志们探讨政策到很晚。“有些时候,三更半夜里忽然有了新的思路和观点,又从被窝里爬起来查资料、做记录。”让杨昌耀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几个月的钻研,他参与撰写的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房地产转型税收政策等相关课题得到了省领导批示表扬。

  2019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相关政策还没有出台,税收政策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杨昌耀和课题组其他同事不得不进一步绷紧弦赶进度。走园区调研、赴外省考察,汇报和材料一个又一个,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一茬又一茬……“但是一路走来,我好像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疲倦感,反而好像‘打鸡血’一样,特别充实、清醒。”杨昌耀说,他真切感受到了中央和政府对自贸港建设的决心和信心,感受到了全省上下的团结奋战和热切期盼。

  参与争取更宽更优的政策执行口径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标志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6月底,《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20]31号)正式出台,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当时,每当纳税人或者身边的朋友向我咨询政策口径时,我也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这可是我们海南自贸港第一个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大礼包’,含金量着实让人‘羡慕嫉妒恨’。”亲身参与政策研究和设计,并见证总体方案发布,杨昌耀说,这是他最难忘的时刻。

  蓝图已经绘就,如何争取更宽、更优的政策执行口径,扩大海南自贸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覆盖面?新的挑战再次来临。

  “海南省税务局省局向税务总局请示自行制发配套的制度文件,并指定由我专职负责文件起草的相关工作。”杨昌耀告诉记者,由于相关政策之前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考,时间十分紧迫,外界又十分关注,为了争取更优的政策执行口径,他和同事们一边在省内强化调研,一边多次随省局领导赴京向税务总局和相关司局主要负责人汇报政策研究进展情况,争取支持。

  经过多方努力和充分论证,税务总局最终采纳了海南提出的政策执行口径建议,并同意了海南省税务局起草的配套制度文件《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这让杨昌耀又惊喜又感动。

  为了避免海南成为税收洼地,海南提出了企业“实质性运营”概念,此前,国内甚至国际上尚没有“实质性运营”定义。为了确保政策能够落地,杨昌耀多次到企业实地研讨,研究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起草了《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企业实质性运营有关问题公告》,提出了实质性运营的解决办法。

  作为专家坐席成员指导企业用好政策

  海南自贸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十分复杂,各项政策相互衔接、环环相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按规定,企业在7月份第一个申报期就可以享受自贸港优惠政策。

  “这项工作能不能做好,直接关系到税收新政落地成效,关系到企业对政府的信赖。”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杨昌耀立即带领专班人员制定方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连续十几个日夜辗转于办公室、测试组、开发公司之间,反复修改需求、升级开发软件、测试环境验证,赶在申报期之前完成了电子税务局的系统优化,确保了海南自贸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平稳落地。

  政策一一落地,杨昌耀又有了新的心事。“企业如何认定自己是否属于鼓励类产业?如何进行纳税申报?这是很多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要想办法解决。”

  2021年2月,杨昌耀与同事们一起设立了“自贸港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咨询室”,作为专家坐席成员,通过现场咨询和电话专线为纳税人提供零距离、个性化、精准化的政策服务。自行编写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辅导资料》,便于企业理解用好政策。

  咨询室设立以来,前来咨询政策的企业络绎不绝,这让杨昌耀非常欣慰,他经常跟同事们说,“我们可不要小看这个面积不过30平方米的咨询室,这可展示海南税收营商环境软实力的重要窗口,我们要以‘店小二’精神做好服务。”

  杨昌耀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让人印象深刻。采访期间,他向记者分享了很多案头资料,服务故事。自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以来,他还制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争议协调办法》,为开展企业实质性运营风险核查和协调处理相关判定争议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了配合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他为200多场招商会提供了政策服务。

  如今,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企业所得税红利,杨昌耀更加干劲满满,“其实我们每一位税务人都是竭尽全力在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我们的担当和使命。”他谦虚地说道。

  回看这几年完成的一项项工作任务,克服的许多困难和挑战,他如是说道:“事实证明,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要冲锋在前,越是在矛盾面前,越要较真碰硬,越是在挑战面前,越要敢为人先”。

  2021年7月,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海南省委在开展“两优一先”评比表彰活动中,授予了杨昌耀“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杨昌耀说,2022年,海南税务的重点是持续加强自贸港税制重构研究和制度创新,“我的任务还很重,我会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征程中,一辈一辈传好‘接力棒’,当好‘铺路石’。”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陈仕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