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自贸港 | 擦亮海南生态底色的“护绿使者”

  编者按: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4年来,在这道国家战略发展的时代考题上,海南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答卷。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即日起,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我和我的自贸港”主题系列报道,关注制度创新、免税、教育、医疗、生态、园区、人才、金融等相关领域的代表人物,围绕自贸港建设、生态建设、民生领域方面,聚焦在不同岗位上努力拼搏、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的自贸港建设者,以生动实例展现海南自贸港建设者的精气神。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谭琦 姚皓

  绿色,是海南的天然底色,也是海南自贸港发展中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

  近年来,海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擦亮海南生态底色,高水平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开展“六水共治”工作……海南不断擦亮生态名片,多措并举推动生态保护,也涌现出一批守护海南生态底色的“护绿使者”。

  文昌市治水办常务副主任吴志贤:做好顶层设计 打赢治水攻坚战

  1月4日,全省“六水共治”攻坚战动员部署会在文昌召开,作为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第五项标志性工程,“六水共治”这场治水攻坚战的号角在文昌吹响。“对文昌来说是一份激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文昌市治水办常务副主任、市水务局局长吴志贤近日正忙于协调各部门,牵头做好文昌今年和未来5年的治水攻坚顶层设计工作。

  文昌市治水办常务副主任、市水务局局长吴志贤

  今年1月,文昌市成立了市治水办,吴志贤深知责任重大,倍感压力。“但想到能把文昌的水治理好,为文昌人民谋幸福,我觉得动力就来了。”吴志贤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打赢这场治水攻坚战很有信心。

  在此之前,文昌市被选为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市县,会文水系连通暨水美乡村项目取得了水利部、财政部以及省级财政的支持,总投资2.6亿元。项目实施后,不仅河道水质提升了,周边的农田得到灌溉,环境明显改善,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还解决了当地多年洪涝灾害易发多发的问题,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有效促进了文昌市会文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这也为文昌的治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吴志贤聚焦文昌治水工作的顶层设计,针对治水工作“单项治理”的问题,在去年完成了文昌市“十四五”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供水保障规划等一批综合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依据实际编制了文昌“六水共治”的5年规划方案。

  “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文昌市2022年治水工作要点,将要点进行细化分解成任务清单,责任到人。”吴志贤介绍道,今年文昌将加快推进治水项目的实施,共涉及治水的续建项目15个,总投资达31.6亿元,新开工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达29.6亿元,积极推进46个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总投资达23.49亿元。

  治水工作成不成功,关键在于全民是否参与进来。“我们将更多的开展综合性治水项目,更要营造全民参与治水的社会氛围。”吴志贤说,目前文昌正在创新实施“一个领导机制、一支治水团队、一批工程项目、一本经济账、一张作战图、一个工期表、一套运营机制、一套督导机制”的“八个一”工作机制,将通过“镇党委带着村支部、村支部带着党小组、党小组带着村民”的模式,带动全民参与治水工作。

  “我希望能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各项保障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力度,助力文昌治水工作持续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吴志贤很有信心,他将竭尽全力打好“六水共治”攻坚战,确保文昌治水工作月月有成效,年底大变样,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宣教科普科科长齐旭明:组建海南长臂猿专职监测队伍

  海南长臂猿的一天是怎么样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会随着海南长臂猿专职监测队伍的组建和工作的开展,逐渐揭晓。

  海南长臂猿专职监测队伍的组建工作是今年海南省林业局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宣教科普科科长齐旭明连日里忙碌的原因。

  海南长臂猿作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旗舰物种,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齐旭明已经从事海南长臂猿保护多年,平日里负责海南长臂猿的科普宣教、栖息地修复、生态保护等工作,他对这些“雨林精灵”颇为熟悉。

  在此之前,海南长臂猿数量的稳定增长也给了齐旭明越来越多的信心。“这说明我们的保护工作初见成效,我很自豪。”齐旭明在高兴之余也意识到,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工作中,对其长期监测的连续性上仍有不足。

  “目前海南长臂猿主要依靠人工监测,科技监测手段只是辅助。”齐旭明介绍,海南长臂猿的监测工作需要一定的延续性,长期的监测能对海南长臂猿有更多的了解,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工作。据悉,目前霸王岭分局有24名护林员参与海南长臂猿的监测工作,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身兼森林防火、巡护等多项工作。

  因此,组建海南长臂猿的专职监测队伍很有必要。

  今年,海南在财政资金支持下,将组建专职的海南长臂猿监测队伍,这支队伍将负责调查掌握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和结构动态,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海南长臂猿研究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

  “海南长臂猿的种群基数小,保护性的监测与科研监测不同,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齐旭明深感责任重大,他不断思考监测队伍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探索科研行为的规范化,减少对海南长臂猿的干扰;在保护和科研工作的相互促进中找“最优解”。

  目前,海南长臂猿专职监测队伍的组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18名专职队员将通过专业的培训后上岗,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在海南长臂猿的长期监测中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齐旭明希望,海南长臂猿专职监测队伍组建后,还可以吸纳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动物保护爱好者等社会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长臂猿,参与到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工作中来。

  海南省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主管苏运荣:从监管的“小事”中保障安全的大实事

  经过为期一年多的建设与试运行,海南省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于近日正式着手相关数据接入工作,而作为该平台主管的苏运荣近期也投入了新一轮的忙碌中。

  苏运荣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海口人,主要从事软件信息化工作,年仅29岁的他已经在航天、海洋有关产业工作多年。2021年10月,他加入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负责省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算是在“海陆空”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image

  海南省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主管苏运荣

  “请问我们具体要怎么操作?”“需要对照哪些标准?”“后续工作有哪些?”苏运荣的手机近日常常处于被“打爆”的状态,按照相关要求,监管平台需接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销售至海南省并在省内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数据,其中包括9大类,70 余项内容,不了解的单位都会来电咨询,同样的问题每天都要反复介绍无数次,但他对此却不厌其烦。

  “发展清洁能源汽车是海南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建设之一,海南省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积极响应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三级监管的要求,将在省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发挥政府端监管的重要作用。能够参与其中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管大事小事我都会尽力做好。”苏运荣说。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同时,软件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新型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与质量不确定性,苏运荣要做的便是对用户车辆数据的有效监管以及隐私安全的保护。

  目前海南省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尚处使用初期,除了日常运营管理外,在平台后续的新项目建设、有关政策的制定等方面,苏运荣还要参与到一次次论证工作中,确保政府各项措施行之有效,为海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最大保障。

  据统计,2021年全省推广新能源汽车达5.87万辆,同比增长88%,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速达 91%,更是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第一季度海南已推广新能源汽车2.01万辆,同比增长324%,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4 万辆,占汽车保有量比例约为8%。

  像苏运荣一样奔赴在海南推广新能源汽车一线工作的人还有很多,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近年来,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才得以不断交出亮眼答卷。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陈倩柔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