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六水共治 | 文昌重兴:104名“河段长”呵护“幸福河湖”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4月16日消息 (记者 吴岳文 文/图) 文昌市重兴镇有104名“河段长”,他们从“细”处入手,参与建设保护“幸福河湖”。

  4月16日,记者在文昌重兴镇沙荖河水西水库泄洪口看到,连接着水库和万亩良田的沙荖河不仅水体清澈,河流两岸的景观也格外别致。自2021年9月起,文昌市投入1576万元,启动建设17条“幸福河湖”,沙荖河就是其中之一。沙荖河水西水库段功能定位为乡村文化休闲区,主要投入47.5万元对自然景观和水文化进行提升改造,建设亲水平台、健康步道等设施,极大满足村民的亲水需求。

  重兴镇沙荖河。

  “我经常来河边锻炼,看到河里有垃圾的时候,我都会把它捡起来。现在,这条河水非常清澈,环境又美,希望大家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重兴镇联星村委会下笃村村民林日丁对记者说。

  在重兴镇,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治水的“实干家”。在沙荖河水西水库段, 经常会看到“河段长”陈香梅和老党员林日丁等人的身影,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抽空到河边巡查,捡拾河边的垃圾。像他们这样的“河段长”,重兴镇共有104名,主要由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构成,大家自觉地肩负起巡查、督导的责任,只为守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文昌市重兴镇联星村委会副主任、沙荖河段长陈香梅告诉记者:“这里是水西水库,也是重兴镇人民饮用水水源地,我作为一名‘河段长’,我经常来这里巡逻,看看水上有没有漂浮物,能够处理的就处理。”

  重兴镇水系发达,拥有各级各类河流23条,滋养着肥沃的土壤,是文昌市南部重要的农业作业区。随着传统胡椒种植业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开花”,渐渐地就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香馍馍”。然而由于过去传统的种植习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严重威胁水环境质量,水体治理等问题也逐渐突出。

  如何治理污染,保护农村水源地成为困扰当地政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重兴镇聚焦污染源头,拆除了320多口胡椒浸泡池,率先引进新型企业,以“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的模式建起了2条现代脱皮生产线,不仅解决了传统胡椒作业浸泡过程中的污水污染问题,还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胡椒的品质,推动了胡椒加工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改善了重兴镇周边河湖水质。重兴镇还全面推进农业面源的污染管控,结合“清四乱”“污染源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重点对畜禽养殖污染、生活生产垃圾、生活污水和侵占河道水域及岸线的现象进行摸排整治,清退拆除养殖场12家、石材加工厂5家等,并对饮用水源地——水西水库范围内的违建房屋、围湖造塘等问题彻查整改。

  重兴镇落实“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等工作力量,主要从污染源排查整治,还村民一个“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美好生活环境。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周玉敏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