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王下乡打造“一步一里一风情,一草一木黎家情”文旅产业促乡村振兴

  昌江王下乡打造“一步一里一风情,一草一木黎家情”文旅产业促乡村振兴

  “黎花”绽放深山里

  俯瞰昌江王下乡洪水村黎族船型茅草屋特色民宿。(海南省乡村振兴局供图)

  ■ 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你瞧,那3间紧挨的船型茅草屋,以前可是我们一大家子的房子!现在都修旧如旧,变成旅游民宿啦!”4月27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年过五旬的村民韩志民坐在稻田边的凉亭藤椅上纳凉,在他所指的方向,20多间茅草铺顶、草泥糊墙,形似一艘倒扣的木船状房屋错落有致地矗立于椰树或槟榔树下。环顾四周,青山含黛,仔细聆听,山泉叮咚,此情此景犹如世外桃源。这就是王下乡“黎花里”文旅项目——黎花二里“时光里”特色民宿。

  王下乡地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腹地,既有南尧河十里画廊与天然溶洞皇帝洞等自然景观,也不乏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钱铁洞与黎族船型茅草屋村落等人文古迹。奈何,多年来,路偏、人少、产业缺门路,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还未能全部通水、通电,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只能这么守着生态“富矿”过穷日子。

  韩志民介绍,洪水村是一个黎族聚居村庄,自打他有童年记忆起,村里的祖祖辈辈就居住在这样的船型茅草屋里,“不防风,难挡雨,虫蛀久了很容易倒塌!”2000年前后,韩志民等大多数村民陆续搬进新建成的水泥房屋,或迁往县城,茅草屋自此冷落。

  蝶变,始于2018年。这一年,王下乡获评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昌江顺势而为,摸清王下乡的生态“家底”,并集思广益拓宽“两山”的转化通道。“王下乡作为一个包含生产、生活、生态的复合空间,客观上具备生态旅游、生态研学、度假康养等功能,但这里的青山、绿水、清新空气,以及村庄的历史文化底蕴等宝贵资源几乎一直被闲置着,理应被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开发。”昌江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基于这一思路,王下乡以建设“中国第一黎乡”为目标,将全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进行一体化布局,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立体蓝图”——“黎花里”文旅小镇。

  可是,海南黎族特色村寨并不少,且国内不乏文旅小镇产业呈疲软之势,荣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一“烫金”生态招牌的王下乡,又该如何扬长避短?

  经过多轮智慧火花碰撞,自2019年初,王下乡启动“黎花里”文旅小镇一期项目,以“一步一里一风情,一草一木黎家情”为主线,将该乡三派村、洪水村和浪论村3个分散的村庄串联,同时推进打造“诗里画里”三派村,“歌里酒里”浪论村,“时光里”洪水村,形成立体式、多维度的旅游体——“黎花三里”。

  “黎花一里”三派村,在保留村庄原貌的基础上,提升旅游接待服务功能,建设游客接待中心、休息驿站、农家乐等。“黎花二里”洪水村,拥有海南保存较为完整的黎族船型屋群落,昌江引进文创团队合作,对其中20余间濒临倒塌的茅草屋修旧如旧,并升级成为“时光里”特色主题民宿。而在“黎花三里”浪论村,昌江则引进企业陆续建成山兰酒作坊、黎家生态餐厅、浪悦酒吧、浪悦咖啡驿站和浪论民宿等旅游配套。

  文旅产业有没有商机,得由“人气”说了算。据昌江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自2020年5月王下乡“黎花里”建成投用至今,至少已有10万人次的游客陆续涌进王下乡。除企业运营的“时光里”黎族茅草屋特色民宿外,目前,全乡已至少有8户村民将自建房屋升级改造为特色民宿,能同时接待十桌餐饮以上规模的农家乐数量也从最初的零家增至9家。

  群山依旧叠翠,山泉畅流不息,王下乡“黎花里”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着每一位客人。

  (海南日报霸王岭4月27日电)

责任编辑:邱苗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