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这样说,我们这样做丨昌江实施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加大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力度

  “加大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摘自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

  海南日报记者 刘婧姝 特约记者 黄兆雪 通讯员 黄海玲

  5月9日上午,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尖岭村东方村民小组,一片曾经的撂荒地经过复耕复种,焕发出新的生机——成垄成行的玉米,在晴空之下茁壮生长。

  “今年2月,我们组织人力在这块撂荒地上种下耐旱的玉米,由4位村民进行管护。”尖岭村驻村第一书记华军说,通过数月来的精心管理,当前玉米长势良好,今年6月即可收获。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该撂荒地面积约12亩。过去,由于位置偏僻且缺水,这里的土地一度荒芜。如今,这片撂荒地已重披绿衣,成为昌江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缩影。

  今年1月,昌江印发2022年环岛高铁和环岛高速公路沿线撂荒地整治工作方案,以解决环岛高铁、高速沿线土地撂荒问题作为突破口,全面排查沿线撂荒地情况,探索复耕有效路径,以线带面推动该县撂荒地复耕复种。

  昌江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玉娟介绍,今年,昌江计划恢复撂荒耕地面积约2000亩,主要分布在石碌镇、海尾镇、叉河镇等高铁和高速公路沿线地区,“我们主要种植抗旱的木薯等作物,目前已复耕1200余亩。”

  杨玉娟介绍,为提高群众复耕积极性,昌江各乡镇负责聘请机耕队伍对撂荒地进行犁地翻土,随后交由农户或村委会自主管理,生产成果由农户和村委会所有。

  昌江还利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将旱地、残次地、撂荒地等低效耕地改造成良田,并引入企业发展南繁产业等,推动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

  “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大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杨玉娟说,接下来,昌江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将加快完成2022年撂荒耕地复种目标,同时扎实推动各乡镇、有关部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各项任务目标,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海南日报石碌5月9日电)

原标题:昌江实施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加大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力度 唤醒沉睡土地 保障粮食生产

责任编辑:林鸿伟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