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技艺 东方将打造白查村船型屋文化名片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28日消息(记者 谭琦)爬上屋顶,把编好的茅草与树枝用藤条固定,层层交错相叠,确保屋顶的防水性能。这堂在屋顶上开展的课程,是东方白查村正在开展的船型屋营造技艺培训班,东方市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传承人符打因正在指导十余名村民学习屋顶的搭建。

5月28日,白查村村民在学习搭建船型屋。记者 吴兴财 摄

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黎族村落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备受关注,初步确定五指山初保村、东方白查村和俄查村、昌江洪水村共4处黎族村落遗存。5月28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全媒体采访调研行走进东方白查村,探访船型屋的传承和发展情况。

5月28日,“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全媒体采访调研行走进东方白查村,探访船型屋的传承和发展情况。记者 吴兴财 摄

5月28日,“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全媒体采访调研行走进东方白查村,探访船型屋的传承和发展情况。记者 吴兴财 摄

“现在会搭建船型屋的人越来越少了。”符打因是白查村人,从小在船型屋内长大,从前,搭建船型屋是村里人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每家每户都会搭船型屋,结婚的男子也必须要搭新的船型屋组建新家庭。”符打因4岁时就与父亲学习配合搭建船型屋,十多岁时就掌握了这项技能。

2008年6月,“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白查村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随后,白查村整村搬迁至一公里外政府统一修建的房屋居住,原来的白查村现在成了当地人口中的“旧村”。对符打因来说,住进楼房改善了生活,却让船型屋搭建技艺逐渐被遗忘。

瞰海南|“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东方白查村船型屋

5月28日,东方白查村船型屋。记者 吴兴财 摄

搭建船型屋最难的在于材料的收集。“搭建时要用红、白藤扎架,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符打因说,一间60平方米的船型屋,光是屋顶的葵叶就需要100多片,每片十多斤,一个人搭建需要3至4个月的时间。

白查村船型屋群是目前海南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年限最久的黎族传统村落,现存黎族船型屋87间。近年来,东方加大船型屋营造技艺传承的力度,保护白查村船型屋文化遗存,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黎族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东方有船型屋营造技艺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9人。此外,为加强船型屋营造技艺的传承保护,每年开展10期船型屋营造技艺培训班,每年预计新增培养传承人10人。

5月28日,东方白查村船型屋。记者 吴兴财 摄

5月28日,俯瞰东方白查村。记者 吴兴财 摄

“我们将对白查村船型屋、黎族面具舞、黎锦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以实景演出、特色商品等形式融入乡村旅游,传承宝贵的传统文化。”东方市副市长王绥臻说,下一步,东方将依托白查村船型屋,挖掘其特有的文化内核和精神标识,继续做强做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有序发展共享农庄和主题民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让本地居民真正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莫淼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