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心理课堂|@考生家长 这份心理提示请查收

  编者按:

  5月的海南,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在这美好的季节,高考学子们进入备战高考的最后冲刺复习阶段。

  今年高考,各学科试题将有哪些新变化?如何复习才能事半功倍?在高考考场上,该注意哪些事项?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备战2022高考·名师指导”专栏。我们将陆续邀请教研专家、高考评卷老师和经验丰富的名校高三教师,结合各学科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指导考生备考,敬请关注!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黄婷 实习生 吴祖杭

  临考前几天,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高考四天,家长是否要全程陪考?随着高考临近,很多高考生家长不由得紧张起来。如何扮演好家长角色,帮助孩子高质量完成高考?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备战2022高考·心理课堂”第二节课邀请海南中学心理教研组组长、心理高级教师陈玲结合丰富的经验为广大家长们支招。

  陈玲老师。本人供图

  稳定情绪、放平心态,从容面对

  “首先家长要稳定情绪。”陈玲在长达二十几年的经验中发现,每逢高考,有些家长比孩子还要着急、焦虑。“家长的心态是会影响孩子的,所以,家长要放平心态,谨防考生家长不良情绪相互叠加。”她表示,家长应该适当调整期望值,和孩子一起把高考仅当做一次常规考试,不把高考夸大特殊化,孩子才能更从容、淡定上考场。

  避免追问学习,用积极的语言沟通

  家长在放平心态的同时,要注意用积极的语言和行为给孩子积极正向的引导。

  “家长不要总询问孩子‘复习得怎么样了’‘对考取XX大学有信心吗’‘心情怎么样’等。”陈玲建议家长可以使用“我看到你一直在坚持,很努力,我也被感动”“我们努力过了,就不留遗憾了,结果都是最好的安排。”等积极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当然,如果孩子不需要的话,家长就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学习,让孩子自己安排即可。”她补充道。

  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陈玲同时提醒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首先要尽量避免产生家庭矛盾冲突。”她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才能让孩子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高考。

  “其次要避免将高考特殊化。”陈玲表示,家长要和平时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打扰孩子学习,日常的行为照例进行,没必要刻意取消,否则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有负担。

  做好后勤保障,让孩子安心考试

  陈玲强调,做个“一切如常”的陪伴者,并不代表可以对孩子“放任不管”。

  她表示,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不管吃、住、行哪方面,只要孩子有需要,家长要尽可能保障好,为孩子的高考保驾护航,让孩子安心备考、应考。”

  关注孩子情绪,给予积极赋能

  在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家长要及时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做个好的倾听者、陪伴者。

  如何判断考生的心理状态是?她表示,若考生觉得好无聊、好无趣,每天不想学习、不愿学习、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时,一般属于没有压力,动力不足的情况;若考生感到筋疲力尽,或者生病不舒服、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则往往属于压力过大;若能理性地解决问题,富有活力,愿意接受挑战,有成就感、挑战感,则属于压力适度,是比较好的备考状态。

  “随着高考的逼近,有很多考生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担忧、易怒、信心不足或者无所谓等心态。”陈玲表示,其实这些都是非常时期的正常反应。“出现以上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家长要引导考生不要过分去关注这些心理问题。”

  若孩子的确感觉心理压力大,主动找父母排解,家长首先要做个好的倾听者,同时主动挖掘孩子的优势,积极为孩子赋能,消除孩子的顾虑。比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回忆他某次考试的成功经历,帮孩子找回自信。对于考试信心不太足的孩子,家长也可以帮助他看到自己身上其他的优势和资源,因为除了高考,人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这些都是未来获取成功和幸福的关键因素。

  是否陪考家长需尊重孩子意愿

  至于高考四天是否要全程陪考,陈玲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不让陪考,那么家长就该上班上班,该休息休息。”她表示,有些家长没与孩子沟通就提前请假陪考,孩子事后知道反而有压力。

  “如果孩子高考期间住校,不想让父母送饭,家长一定不要去打扰孩子。”陈玲说,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意愿,灵活处理,帮助孩子以更好状态迎接并应对高考。

  点击进入2022年动感地带高考填报志愿公益讲座报名页面>>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林靖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