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大共享+小学院”创新国际办学 打造“留学海南”品牌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6月25日消息(记者 刘子榕)“在试验区学习不仅能获得比本部更加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还是一次深入了解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好机会。我在这里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我会努力对标国际、对标未来,成长为真正的自贸港英才。”经过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近 3个月的学习,电子科技大学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学生刘嘉乐受益匪浅。近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专访海南陵水国际联合学院院长罗青,谈谈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如何打造“留学海南”品牌和中外名校示范办学的集中展示区。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一角。记者沙晓峰摄

  “大共享+小学院”创新理念规划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滨海校区9月启用

  由教育部和海南省共建的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中唯一以教育对外开放为核心使命的园区,战略定位是打造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两区两地”,“两区”是指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开放试验区和中外名校示范办学的集中展示区,“两地”是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留学重要目的地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以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为引领,开展好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校独立办学,打造‘留学海南’品牌。”从一片荒地到高楼林立,滨海校区雏形初显,“留学海南”品牌将在这里打响。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一角。记者沙晓峰摄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规划面积12.72平方公里,整个试验区呈“人”字型布局,“一撇”部分是一期开发范围,5.81平方公里,主要办国际教育,规划办学规模3万人;其中起步区位于一期中心位置,约 1200亩,1万人规模,2022年9月正式招生。“一捺”部分是二期开发范围,为产教融合发展区。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一角。记者沙晓峰摄

  目前,整个试验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按照1万人办学规模进行设计施工的滨海校区起步区已经装修完成,公共教学楼、公共实验楼、体育场以及生活配套区将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教学设备会陆续进场。接下来,依次推进试验区(一期)三个批次共33 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4.17万平方米。同步谋划国际人才社区、商业配套、医院、国际幼儿园、普通中小学和K12国际学校等配套项目,总投资约50.77亿元。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按照“大共享+小学院”创新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图书馆、公共教学楼、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共享使用,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根据学科特色需要使用专享小学院,通过“大共享”平台促进中西互鉴、学科互融、文理互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管理共商的“五互一共”国际教育制度集成创新。“校园内许多公共设施可以给所有师生共享,各个学科也有自己特点的专享楼,这样既发挥了每个学科自身特色,也提供各个学科共同交流碰撞的空间。”海南陵水国际联合学院副院长罗青教授说道。

  “两个要求”和“四种模式”办学 已引进签约22所国内外知名高校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按照“两个要求”和“四种模式”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两个要求”即引进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独立办学;引进国内知名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四种模式”即引进境外顶尖高校独立办学,国内外知名高校新设中外合作办学,现有优秀中外合作办学的示范扩展,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实验室、国际学分课程等创新培养。

  “试验区以打造教育对外开放示范区为目标,引入中方和一所或者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的‘1+1+n’国际教育模式,以理工农医和体育、文化、创意等专业为主。灵活的办学模式让学生们可以‘一校入学、多校选课、多国专家、多个学位’ ,并参加国际实践课程和国际人才实习,实现学在海南等于留学国外的愿景。”罗青介绍道。

  目前,已引进签约入驻陵水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中外方高校共22所,其中中方10所,分别是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及同济大学;外方合作院校12 所,分别是英国考文垂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阿伯泰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法国巴黎HEC商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澳门城市大学、美国纽约电影学院及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一角。记者沙晓峰摄

  “教育部已经正式批复中国传媒大学考文垂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学院、北京体育大学阿尔伯塔学院4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落地试验区,将于今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滨海校区也会随之启用。”罗青表示,这四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约有1200 人的规模,今年首次招生每个学校招生约为100人左右,有集中于本科教学的,也有本硕博系统化教学的,专业分别有电子通信工程、数字智能创意、信息通讯、旅游管理、休闲康复等。

  “我们将吸引对中西融合办学模式感兴趣的学生,实现一校入学获得中外两国学校文凭,通过高标准高质量高层次的全英文国际教学模式,打造一批兼具中国本土文化价值和国际一流视野的师生。”罗青说道。

  打造“留学海南”品牌和一流国际教育消费回流平台

  罗青认为,用“向上”、“向下”、“向外”三个词语能很好地形容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在打造“留学海南”和国际教育消费回流平台的关键做法。

  其中,“向上”指的是对接国家战略,打造一流的国际教育消费回流平台。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吸引大批知名国内外高校聚集,将有利于在招生制度、办学模式、产教融合等领域推动教育制度集成创新,优化国际教育生态系统,为国际教育消费回流提供探索。“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约有70万名自费留学生,约有60 万名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这告诉我们,现阶段培养人才不仅要 ‘送出去’,更要‘回得来’。”罗青坦言,引入中外联合办学,严格按照国外教学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能让更多的学生在本土就能享受到一流国际教育,满足学生对于国际教育需求。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一角。记者沙晓峰摄

  “向下”则指的是罗青始终强调的根植中国文化培养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要理解国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等,思想上扎根中国大地,同时要熟悉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对此,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教学培养课程开展了许多具有海南自贸港特色的实习实践项目,如文昌航天城参观、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参观等。“我们希望,让学生们在这片泥土中感受到影响世界的力量。”

  通过吸引大批知名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这是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在“向外”上的特色做法。邀请国内外大师专家和一流院士举办讲座分享《中国与国际科技创新的发展与挑战》等课程,采用国际高校课程标准和全英文教学,创设海南自贸港创新创业英才奖学金,联合国际级实验室、中科院深海所、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和创新企业开展双岛式实践项目等等,这些都是打造中外名校示范办学的集中展示区的具体举措。“我们通过这些方式,让师生们感受到教育改革责任和青年担当。”

  为确保引进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还创新提出了“一园五区”党建思政教育模式,即以试验区管理局(海南陵水国际联合学院)党委为核心,建立覆盖所有入驻高校(无论是独立办学的境外高校,还是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党建体系,并设立思政精品课程供所有学校选用。同时,以陵水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为核心,辐射海口、乐成、洋浦、三亚等园区的国际教育项目建设“一园五区”党建思政教育模式。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马玉琴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