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精彩·自贸港的年轻人|五指山返乡创业大学生陈孟丽:返乡创业树立自信 发扬本土特色文化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伍英姿

“你把设计好的服装设计图打印出来,我给人家送过去。”7月4日,海南布黎布舍服饰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孟丽正在和员工商讨工作。

现场陈列着各式各样黎族服饰、制作精巧的点缀着民族特色的现代服饰、箱包、雨伞等产品。陈孟丽告诉记者,“设计这些服饰会有难度,但是我把我的想法和服饰传承人进行沟通,去呈现出更好的作品。”

陈孟丽展示带有民族特色的包包。记者伍英姿 摄

陈孟丽今年29岁,从小生活在五指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黎族姑娘。陈孟丽浙江宁波读大学,就读的专业是纺织工艺与贸易,毕业之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选择从事黎族服装行业。“当初父母觉得我所读的专业比较冷门,大学毕业后他们支持我在内地纺织厂等大型企业工作,觉得内地发展空间更大。”陈孟丽说。

2014年,陈孟丽放弃了留在一线工作的机会,返乡创业。刚开始她想从事关于黎锦这个行业,于是她跟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香兰老师学习黎锦图腾文化和工艺文化。当时,五指山地区村落之间交通非常不便,刘兰香老师居住的番茅村距离自己家很远,但陈孟丽坚持每天往返10多公里学习技艺。

经过5年地跟师学艺、摸爬滚打,陈孟丽在2017年开了个人工作室,2019年工作室转型成公司。同时采用了“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通过给合作社下订单,织娘根据订单需求量进行织锦;另一边陈孟丽也会跟一些零散的织娘进行合作,她们大多是来自当地的脱贫户,通过织锦这门手艺赚钱养家。

在创业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刚开始开个人工作室的时候,没有创业资金支持,当时是卖一笔赚一笔,所以工作室成长的速度很缓慢,这是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此外,刚开始跟织娘合作也会遇到困难,因为当地的黎族姑娘讲的是黎话,我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另外一个困难就是学术上的困难,我不是科班出身,从设计到打样,再到制作,其实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陈孟丽说。

一直以来,陈孟丽都非常喜欢的黎族传统文化,她的家人也会在重要的活动和节日上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但是回到五指山以后,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服饰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我一直在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什么不能穿民族服饰走在大街上呢?”陈孟丽带着疑惑上开启了她的设计之旅。

陈孟丽在创业过程中,找到了如何让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法。她不仅坚持了民族文化的特色,还添加了创新时尚的文化理念。她尝试通过局部采用手工黎锦面料,让服饰更加接地气,也让价格更为合理,普通人也消费得起。“民族创新服饰不仅仅是黎锦元素的应用,还需要在设计和裁剪上下功夫,才能设计出符合当下潮流的款式。”陈孟丽说。

陈孟丽告诉记者,其实她有一个梦想,“是把我们的民族服饰带到巴黎时装周,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会继续研究和传承我们民族文化,努力地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杨子薇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