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财经观察丨国企如何“改”出新活力?海南构建“大国资”发展新格局 国企“抱团”开拓安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汪慧 通讯员 冯荣勤

  “轰隆隆,轰隆隆……”蔚蓝的天空下,海口市秀英区海南金城・金邦安居房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推土机、挖掘机正加紧平整土地,为9月底前的正式开工做着前期准备。

  这一项目,是海南省属国企海南金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南金城)通过抱团发展,加快土地资源盘活步伐,推动保障类住房业务高质量建设的典型案例,也是海南国资推动全省国有企业在大国资生态下实现资源整合、抱团联动、协同作战的生动缩影。

  省属国资国企在自贸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深入走访海南省属国企抱团发展的故事不难发现,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位谋划下,改革对国企的“催化”与“激发”效应愈发显现。

  从3亿元到31亿元

  改革“催化”与“激发”国企活力

  “目前场地‘三通一平’和围挡封闭工作已完成,项目蓄势待发。”看着金城・金邦安居房项目繁忙的施工现场,海南金邦董事长莫翠校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介绍起项目情况:“占地面积约42.3亩,总投资10.6亿元,总建筑面积114293.5㎡,建设安居房 853 户,既定目标都在高效有序推进中。”他说,项目主要解决海南医疗、教育系统等特殊人才住房需求问题,将让更多人才真正享受到海南自贸港建设红利。

海南金城·金邦安居房项目效果图。

  在海南金城,这是诸多正在推进中的项目之一。今年,琼中安居房、海南渔业保障房两个主导项目复工复产,建筑总面积达9.7万平方米;一批预备安居房项目覆盖海口、儋州、东方、定安多个市县;海南金秀368套经济适用房项目已进入整体交付使用……

海南金甸水岸安居房项目效果图。

  而时针拨回到一年多之前,海南金城还是另一番“景象”。

  “由于资金捉襟见肘,项目无法落地,安居房项目只有一个在建,如今,我们不仅有一个项目即将收尾,一个在建,还有两个开工,建筑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年内固定资产投资达4.3亿元。”海南金城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禄告诉记者,目前,海南金城已经在全省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技术、项目管理经验也日渐丰富。

  走进海南金城,还可以欣喜地看到这样一份数据:一年多时间,资产总额从3.42亿元快速增长到今年的31.59亿元,实现了企业资产增长、强劲发展的态势。

  吴禄说,“我们的发展得益于省国资委正确领导、战略部署、强力推进,可以说,没有省国资委在资金、资源、协调各方的支持,绝没有海南金城的今天。”

  2020年以来,面对海南省属国资国企小、弱、散的格局,省属国企启动新一轮改革。 2021年2月,省国资委将海南金城调整为重点监管企业。一年多以来,省国资委积极协调多方,以现金、土地资产等方式向海南金城注资,通过重组改革、转型发展一系列“组合拳”,有力推进海南安居房业务快速发展,海南金城得以快速成长为自贸港安居房建设的主力军。

  解码

  国企“抱团”开拓海南安居产业新路径

  在经济环境严峻复杂的大背景下,海南金城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责主业,交出了一份漂亮成绩单,这与海南推进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分不开。

  而深入洞察海南金城发展密码,国资国企“抱团”发展,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集团刚刚组建的时候,底子还比较薄弱,作为一家定位为海南自由贸易港保障功能类住房开发行业的主力军的企业,资金、资源、人力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短板。”吴禄坦言,对于海南金城而言,唯有抱团,才能变单个的力量为稳定强大的众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克服资产少、资金缺、人才弱的现状。

  一年多来,在海南国资“出手”支持下,海南金城主动作为,通过抱团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协同作战的案例不断涌现。

  这其中,海南金城・金邦安居房项目作为和海南控股抱团作战的标志性项目,可谓海南国资国企抱团发展的范例——按照双方约定,以海南控股旗下的海控置业资金入股和海南金城旗下海南金秀土地入股形式,成立项目公司,共同建设安居房。这样一来,资源互补,既满足了海南自贸港引进人才和本地居民的住房问题,又能做强做优做大体量。

  “海南控股在区域开发、重点项目建设、股权合作方面有产业积累和资源优势,双方可以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在带动全省区域开发、土地资源盘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海南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军平分析道。

  与海南渔业的合作,是海南金城的又一种抱团发展模式。

  儋州白马井棚改三期项目是海南渔业为改善职工住房而建设的一个项目,占地17.29亩,建造300多户棚改房。后来因多种原因,处于停工状态。

  员工希望早点建成入住,而海南渔业由于资金及相关问题没有能够复工,如何破题?

  “海南金城的主业正是安居房产业,是否可以采取‘资产整合+项目重组’的合作模式,共同成立项目公司,由海南金城主导,盘活白马井棚改三期项目以及统筹开发海南渔业剩余土地资源?”充分调研后,海南金城主动给出这样一份合作方案。

  在海南金城看来,双方合作,既能使海南渔业放下重任,能够专注于自己主业,轻松上阵,又能使海南金城做大安居房体量,形成双赢。

  很快,这一合作模式得到了省国资委的认可。今年9月初,海南金城与海南渔业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海南渔业将全力推进与海南金城合作开发保障房,为海南国资国企在稳住海南经济大盘做出海南渔业应有的贡献。”海南渔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守东如是表示。

  海控中能建、省路桥集团、海南高速、海南港航、海南粮油……翻开海南金城短短一年间的抱团合作“目录”不难看出,海南推动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抱团发展、奉献担任”的意图明确,企业抱团动作频频,优质资源正不断聚集。

  正如海南多位国企负责人所感慨:“海南国资国企正用实际行动拧成‘一股绳’,在抱团合作中实现资源互联,赋能共赢。”

  摸索独到“创新发展经”

  打造大国资发展新格局服务自贸港建设

  “海南金城通过抱团发展,加快土地资源盘活步伐,推动保障类住房业务高质量建设。”海南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马咏华在肯定海南金城发展势头的同时,要求国资国企在稳经济大盘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这不仅是海南金城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也是全省国资国企不断提升发展能级所面临的新课题。

  “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海南金城来说,要为海南自贸港引进人才,为广大教师、医生、本地居民及时提供高品质的安居房,展现国资国企的社会责任担当,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吴禄分析称,一方面资金仍然是个关键问题,安居房属于重资金产业,需要大量融资;另一方面,用于建设安居房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如何主动出击,发挥“1+1>2”的聚集放大效应?海南金城的答案是:开展“开春行动”拜访计划,打造央地合作、政企合作、兄弟企业合作、银企合作等创新合作模式。

  今年以来,海南金城主动拜访和接访了40多家央企、省属兄弟企业、各市县政府、金融机构,制定工作机制、路线图和时间表,共推保障房建设。

  “我们分别与中铁建海南公司、中铁工、中建五局等6家央企,海南控股、海南路桥、海南渔业等14家省属兄弟企业,建行海南省分行、交行海南省分行等9家金融机构对接洽谈或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做大做强海南省保障性住房业务形成强大合力。”海南金城党委副书记阎三海如数家珍般讲道,海南金城还主动与定安、万宁、屯昌、陵水、文昌、屯昌6个市县对接洽谈,将深度参与县域保障房产业项目开发、城市更新改造建设。

  事实上,探究海南金城一年多来的发展之路,远不止对抱团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更是一场全新的产业架构重塑和发展理念的升华。

  以党建创新为例,海南金城打破常见的党建共建做法,创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联建共建模式,以“面对面•书记有约”品牌活动为抓手,协力为项目建设建言献策、破解难题,不断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银企合作是海南金城探索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多家金融机构与海南金城达成了合作,构建起“海南省保障房信息系统+”的系统建设模式,打造绿色智慧住房租赁平台,共同探索创新融资机制,深化银企合作。

  “通过对金融工具的运用,我们在安居房项目建设、重组并购、土地储备等方面的融资问题迎刃而解,其中金城·金嘉房源居项目顺利从海南交行融资4亿元,已经完成了首次支付项目工程款。”阎三海告诉记者。

海南金城·金嘉项目。

  根据《海南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海南省属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规划》,省属国企肩负着保障海南民生工程的重任,要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加快推进的未来五年关键时期,全力以赴打造海南属国资国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标杆。

  马咏华表示,海南加快完善自贸港住房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将建设安居房25万套,“海南金城作为安居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城市更新改造安置房等保障功能性住房建设的主力军,在自贸港保障房建设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重任在肩,海南金城如何携手国企央企进一步激发改革活力,打造大国资发展新格局,扛起国有企业责任担当?

  吴禄认为,一家企业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管理和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升级的内容将越来越多。“对于海南金城而言,我们将充分谋划提前布局保障性安居房供应,通过持续整合国资国企资源、省市县联动、规模化的开发建设,以及优化资产结构,提高投融资能力和资本效益,在解决本地居民家庭和引进人才住房、解决产业发展创业空间方面扛起国资担当。”

  改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海南金城的发展之路,让外界看到海南国资企业坚持精准施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进之道,更看到海南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诚心和实力。

  可贵的是,未来,海南国企激流勇进的步伐将更加坚定。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方诗颖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