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核心任务,窗口服务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近年来,海南多措并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企业“引力场”激发市场活力。为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海南全方位、多角度推动窗口服务提质增效,并提出要做好企业的“保姆”“红娘”和“店小二”。即日起,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探窗——看海南优化营商环境》融媒体系列报道,以市场主体的第一视角,带你探访海南各地窗口服务和创新举措。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0月17日消息(记者 孙春丽)“你好,这是我的材料,我是来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申请的。”10月12日,海口市民杨先生来到海口市琼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窗口,为项目办理施工许可审批。窗口人员告诉他,大金额的建筑施工许可申请手续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到市里,只要在区里就可以办理。在提交的材料齐全后,经审核,1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
市民在办事大厅办理事项。林鸿羽 摄
据海口市琼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郭徽介绍,“扩权强区”工作启动以来,海口市琼山区迅速行动、积极对接,紧紧围绕“以放权赋能促进能力提升,以能力提升承接放权赋能”的工作目标,多措并举确保事项“接得住、接得稳、用得好”。
“在扩权强区之前,我们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是主城区内5万平方米以下,现在,这个事项扩容到10万平方米以下,这样我们辖区内的企业可以更好、更便捷地就近办理,10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可以直接在我们区级大厅申请审批,不需要再跑到市里面去办理。”郭徽说。
市民在办事大厅办理事项。林鸿羽 摄
据了解,为做好承接工作,海口市琼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高位推动区级权项承接;并且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各相关部门共计派30人次参加市级各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10余场次;各承接单位安排20人次在市级部门跟班学习,做到事项下放之日就是开工之时。同时,针对下放的审批服务事项,在市级部门的指导下,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开展“四减工作”即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次数。
市民在办事大厅办理事项。林鸿羽 摄
下一步,海口市琼山区将积极抢抓扩权强区改革机遇,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更好、更便捷的服务企业和群众,切实把改革“红利”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了解更多海南营商环境动态请关注“海南营商环境”微信公众号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