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热词看海南实践:砥砺前行 推动新时代海南发展

  报告热词看海南实践·乡村振兴

  五指山毛纳村党员干部群众:

  发展好茶产业,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5月18日拍摄的海南五指山市的毛纳村景色。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0月19日讯(记者 石祖波 文/图)10月16日,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的党员干部群众身着节日盛装,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大家一起听报告、谈感受、诉心声。

  近期,入选了2022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村民王柏和每天过得很充实。茶坊生产的手工茶生意不错,尤其是自4月11日以来,他和妻子一起经营的和茹茶坊生产的两款手工茶非常抢手一度脱销,为了保证产品供应,他经常忙碌在制茶车间。

王柏和跟妻子一起经营的“和茹手工茶坊”。

  “近几年,我们这个黎村有了很大的变化,乡亲们都已经脱贫致富,盖上了小洋楼,我们的大叶茶产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乡亲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听了报告,感觉很振奋,我们更加觉得日子有了盼头,我也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王柏和说。

  “今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让我们备受鼓舞。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带领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好,让乡亲的钱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红火。”五指山市水满乡毛脑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寿告诉记者,整个毛脑村委会共下辖六个自然村,毛纳村就是其中一个自然村,毛纳村有茶园572亩,平均每户17亩左右。近年来,茶叶种植已经成为毛纳村的支柱产业。分散式的茶园和独特的茶叶加工方式,让毛纳村的手工茶别具特色,销售也十分红火。

毛纳村手工茶。

  近年来,毛纳村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发扬黎族文化特色,依托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这个过去“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小山村,如今,已经成为村民生活富足、远近闻名的旅游示范村。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五指山市水满乡副乡长、乡村振兴毛纳中队副中队长符传恺告诉记者,听完报告,他无比振奋,尤其是报告中的这句话让他印象深刻。

茶农正在炒茶。

  “作为一名青年基层干部,我们将因地制宜在茶产业以及乡村旅游等方面下足功夫,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符传恺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连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海南五指山脚下的黎村毛纳村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大家鼓足了干劲,期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海口祥堂村驻村第一书记毛仁志:

  乡村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越变越好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0月19日讯(记者 钟圆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驻村干部,海口西秀镇祥堂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毛仁志感到很骄傲。

毛仁志手拿芹菜。(本人供图)

  “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毛仁志认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带领人民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作为驻村干部,他将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踔厉奋发,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做贡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自从2019年主动报名到基层驻村以来,祥堂村就变成了毛仁志的第二个家,他一年在村的时间能达到300多天。驻村3年多,毛仁志带领党员干部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申请上千万资金建设农村示范社区,新建文化宣传墙,硬化巷道,修建休闲公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解决脱贫户“急难愁盼”问题,为脱贫户的孙子申请海南省乡村振兴励志班名额,自费5000元购买脱贫户待销的蔬菜,捐给海口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家庭;谋发展,克服了周边重点项目多、耕地少、禁养区等难题,利用仅有的120亩耕地建设了水芹及蔬菜种植基地,帮助村民每年增收超万元,还在灌溉水渠上方的闲置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增加5万元集体收入。

  “乡村振兴光靠驻村干部的力量是不够的,人才是关键。”毛仁志深知,在乡村留下一支战斗力强、带不走的队伍,才能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为构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蓝图提供组织保障和干部支撑。

  毛仁志以党建为引领,培养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带领党员干部外出学习人居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等先进经验,增强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的本领。祥堂村党支部发展党员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名、后备干部5名,连续3年被评为“四星党支部”。现在,祥堂村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敢于担当、冲锋在前,用好事、实事获得了村民的支持和信任,成了乡村发展的“主心骨”。

  今年,祥堂村得到了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机会,规划方案和前期预算已经出炉,将被打造成近郊乡村旅游点,村里的水芹即将走上品牌化之路,一切都在稳步前进。

  关于祥堂村的未来,毛仁志充满了希望:“乡村正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越变越好。”

  报告热词看海南实践·文化自信

  海南省旅游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孙相涛: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涵养文化自信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0月19日讯(记者 丁文文)“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对我国文旅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海南省旅游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孙相涛说,这也是时代赋予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旅融合,只有把文化研究透彻,旅游才能更好地衔接,融合才能更加出彩。”孙相涛建议,广大文旅企业可通过旅游演艺、文创产品以及多元化的主题沉浸式体验等文化表现形式,谋划创新发展新模式。让广大游客感受更多的文化熏陶,涵养文化自信。

  接下来,海南省旅游协会将组织全省旅游企业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并结合旅游企业实际,把握新时代旅游发展方向,做好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旅游吸引力,增强文化自信,持续发力更新旅游产品,助力海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18年以来,海南文化事业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大力实施“文物+旅游”三年行动工程,打造了东坡书院、崖州古城、疍家博物馆、落笔洞遗址等文物旅游名片,东坡书院获评4A级景区,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下一步,海南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黎苗文化、琼剧文化、华侨文化和东坡文化”四张文化名片上下功夫、求突破、见实效,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报告热词看海南实践·绿色发展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海南多举措推动清洁能源岛建设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项目施工现场。(海南核电供图)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0月19日讯(记者 王子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是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动清洁能源岛建设的海南持续发展的方向。

  “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是海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前三季度,海南已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约5.33万辆,提前完成了全年推广任务,其中个人用户占全部推广量的85.6%;截至三季度,海南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已达17.17万辆,保有量占比9.54%,年内已连续赶超北京、天津,目前仅次于上海,保有量占比跃居全国省级地区第二,体现了海南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持续发力。”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占比提升有效助力着海南清洁能源岛的建设,相关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建成与完善。海南省充换电一张网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省级平台已累计接入充电设施运营商105家、2027座充电站、16146个充电桩;换电领域已接入10家换电设施运营商,共计42座换电站,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事实上,绿色发展的进步与海南清洁能源岛的建设离不开各类清洁能源项目的落地。近年来,海南着力推动了昌江核电二期、昌江小型堆示范工程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落地开工,新扩建了“风光气”等一批重点项目,以绿色能源推动绿色发展。

  海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将继续巩固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聚焦风能、光伏、核电等领域,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岛”,并加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同时,进一步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设计,在“绿碳”“蓝碳”领域寻求突破创新,此外,还将推动节能降碳协同增效,深入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引领工程等,推动海南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吴婵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