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海关:缩短进口农产品检疫审批实效,推进南繁硅谷建设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0月28日消息(记者 易帆)28日,记者从促进海南热带特色农业外贸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海口海关将聚焦种质资源安全便捷引进,全力支持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和南繁硅谷建设,支持海南种业发展。

  据了解,8月23日,用于科研育种的首单海关特许审批植物繁殖材料已顺利落地海南。今年以来,海南已引进种质资源260余批。全球动植物中转基地建设现已取得初步成效,种质资源进境与出境业务相继于2020年5月和2022年6月完成首单落地。

  海口海关将继续推进进出境种质资源海关监管制度改革创新,推进“种质资源进口检疫快速通道制度”研究,为海南开展种业创新提供保障。同时开展种质资源检疫审批模式优化,针对海关负责的特许审批,重点优化申请材料的提交和审核,支持育种企业开展科研引种。并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建立中、高风险种质资源协同监管机制,探索隔离检疫场所共建共用、进境种质资源“边隔离边使用”等监管措施,服务种质资源高效使用。

  针对动植物产品等农产品一般对通关时效要求较高的情况,海口海关着力优化检疫审批和企业注册。对于进口农产品提升检疫审批办理时效,精简申请材料。对水果等已经获得海关总署终审授权的产品将实行“即报即批”,原则上1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对进境水果检疫审批免于提供存放场所证明材料。对于出口农产品,将继续推行疫情期间出口企业注册登记文件审核代替现场考核的措施,为申请单位提供便利。

  海口海关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意愿,将深入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申报模式,提供多样化的通关模式选择。探索建立水产苗种、种子苗木等鲜活农产品快速通关模式,设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实施“随报随检、即检即放”。优化查验作业方式,推广“无陪同”查验,加强与口岸经营企业协同联动,进一步提升口岸物流作业效率。

  对于船运散装资源性农产品,海口海关实施靠泊检疫、船边检疫,取代锚地检疫、登临检疫,并推行进境农作物“附条件提离”制度,提高货物到港卸货效率。同时,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出区监管措施,支持植物油等重点产业发展,优先办理通关手续,支持企业试行预检验分批核销出区监管,进一步提升海南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章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