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学习领悟新思想 开创事业新局面

  ——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11月16日,海南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谱写党校事业新华章”理论研讨会在海口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升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水平和党建研究水平等进行了交流研讨。现将会议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海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会长、教授 王和平

  推进伟大事业,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此,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必须坚持事业为上选贤任能,必须强化实践锻炼增强本领,必须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

  必须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要切实把忠诚于党和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必须坚持事业为上选贤任能。既要全面深入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作风素养、廉政情况,也要突出工作实绩、履职尽责等方面,大力选拔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

  必须强化实践锻炼增强本领。尤其对于培养锻炼年轻干部而言,要把重点放在基层第一线,让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学用贯通、学以致用,切实增强敢干真干实干的本领。

  必须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要求干部自觉严格按照党的原则、纪律、规矩办事,不滥用权力、违纪违法,又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积极作为、敢于担当。

  坚持守正创新 探索具有自贸港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教育长 刘利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更好地以党建引领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确保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行稳致远。

  守正,就是要遵循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发展规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创新,就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坚持与时俱进,立足新时代以党建引领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握发展新阶段,贯彻发展新理念,融入发展新格局。要坚持实事求是,把党建工作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相互贯通、一体推进。

  社会发展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新时代党的建设创新也无止境,探索具有自贸港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亦永无止境。我们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为不断实践探索高质量、高实效且具有自贸港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不懈奋斗!

  实施科教兴国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中共海口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王天意

  党的二十大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布局中突出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法治保障,国家安全工作。其中,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更是未来百年强国之路的重要支撑。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高质量发展要依靠强大的科技和创新能力,而强大的科技和创新能力又以发达的教育和人才队伍为依托。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未来的重大战略来谋划,正是抓住了强国之路的根本。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在我国渐渐形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是理念的进步。为此,必须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观念,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坚持问题导向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李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检验各级党员干部最终的学习效果如何,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维度,就是看是否真正解决了相关问题。

  对此,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真找问题,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尤其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贯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坚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坚持问题导向,绝不回避问题,绝不掩饰问题,当然也不夸大问题,而是实事求是地直面问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找出解决问题的真办法,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逻辑辩证统一。

  坚定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

  海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教授 胡长青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海南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一系列标志性工程建设,其意义不仅在于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还突出表现在探索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构建生态红利共享机制。

  海南依托一流生态环境资源,在全国率先推进全域旅游创建省工作,着力把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打造成具有海南特色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着眼于生态公共产品价值变现,在国内先行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同时,在国际率先抢占海洋碳汇研究制高点,成立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奠定了海南生态公共产品有偿使用及连接国际国内碳减排交易市场、争取碳交易国内国际定价权的主导地位。

  正是顺应这一改革趋势,海南在取消中部12市县GDP考核的基础上,先后出台《海南省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海南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明确以实现生态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创新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了让上游生态保护者受偿并激发生态保护的持续内生动力,让下游生态受益者饮水思源并补偿支持上游端稳端好生态保护的“金饭碗”。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百年奋斗历程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杨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自信自强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历程,其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同频共振,反映了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百年历史进程。

  1940年,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中提出“中国人要实现精神上真正的自立。”1997年,费孝通教授在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第一次提出“文化自觉”。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正式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战略任务。2016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庄严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文化先行。从“精神自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信自强”……近百年的奋斗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以“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为目标,必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于凌炜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第二部分专章论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深刻内涵。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两个结合”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深刻揭示了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要在学习中认真领会并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林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命题涵盖“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重含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结合中国实际,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代化则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发展脚步,说到底就是要紧跟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新境界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在立场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重要的不是要不要坚持,而是如何在社会改革、发展过程中、在制定和执行关乎人民利益的政策中坚持人民立场。

  在观点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关键在于将其理论中活的灵魂和内在的精神力量挖掘出来,用以不断夯实我国“四个自信”的基础和指引我们继续前行的方向。

  在方法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关键在于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客观、科学、辩证看问题,也就是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看问题、想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把握好了,就能在纷繁复杂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中分清主次,抓住主要问题、抓住关键环节、抓住难点堵点,找出规律性,从而找到解决办法。

  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李人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既需要每一位领导干部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更需要每一位公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展现。我国有14亿多人口、我省有1000多万人口,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打官司,那必然不堪重负。一方面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另一方面对于问题特别复杂、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要科学引导群众起诉,尽最大努力避免群众切身利益出现“久拖不决”的后果,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狠抓教育培训 聚焦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中共万宁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黄意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指明了方向。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重要目标任务,党校要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轮训培训和党性锻炼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制度。领导干部不仅要身先士卒带头抓好自身学习,带头抓好本单位本部门的理论学习,还要带头到党校讲课,给党员干部传经送宝。

  二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鼓励学以致用。采取“专题授课+分组讨论”、“结构化研讨+课题调研”、现场教学、视频教学、学员论坛等多种模式进行教育培训。充分利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网上党校和海南省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的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课程质量;将网络自学与线下集体学有机结合,鼓励将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是加强党性锻炼实践培训。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实践长才干。实践培训是党员干部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党员干部到实践场所,如党性锻炼基地、实务培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使实践教学成为党员干部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中共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郑彬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这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安全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对推动我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富有深远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公共卫生风险居高不下,如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有力应对新风险新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国家安全能力与体系现代化,我们需要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既要发挥党委的主体责任,又要发挥各个部门,乃至全国人民共同的力量,形成大安全大应急框架。

  海南被赋予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使命,要对新型安全风险早预警早处置,充分做好压力测试,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强化科学研判、防范化解自贸港高度开放背景下的各类风险隐患,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提供有力保障。

  抓牢农民主体性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中共东方市委党校讲师 杨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也是未来我省建设“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自由贸易港”的工作重点。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抓牢农民主体性是乡村振兴工作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各个角度高度强调了“人民主体性”的重要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原则,发展全过程民主要“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提升民生福祉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从严治党要“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抓牢农民主体性,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充分相信农民,树牢群众观点,深入推进农村全过程民主;二是全面发动农民,激发农民全方位参与村庄治理的热情,规范和提升基层群众自治水平;三是重视培养农民,将“育人才、带队伍”作为实现乡村持续繁荣的根本大计;四是全心全意服务农民,重点抓好教育医疗、农产品种销、就业增收、交通出行等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广大农村留住和引来更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加强全省城乡网格化管理服务

  中共东方市委党校教师 杨长水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一要求为城乡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全省城乡网格化管理服务,是构建自贸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工程,必须紧密结合海南实际,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中有关“社会治理体系”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海南省城乡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

  构建村级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共治网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有关文件精神,切实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松绑减负。

  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要下功夫培植道德土壤,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结合自贸港建设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志愿者、志愿组织成为城乡网格化管理服务的重要力量。

  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 武良刚

  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坚持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战略部署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确保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海南自贸港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着更高要求。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就要持之以恒推进清廉自贸港建设,确保自由贸易港建设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

  近年来,海南自贸港在构建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种种挑战。要不断提升选人用人的质量和水平;持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大力营造清爽规矩、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切实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书写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海南新篇章。

  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科研管理处 荆明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开创了党的理论创新新格局。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是党校(行政学院)科研工作的重要使命,要进一步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的思想理论主阵地作用,做好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科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

  一是以过硬的政治素养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研究阐释。要牢牢把握“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体现理论工作的政治高度。

  二是以扎实的理论水平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相融合,阐明党的理论创新的背后逻辑,形成有分量的理论阐释成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学理支撑。

  三是以有效的实践基础推进理论学习走向深入。要让党的二十大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让干部群众产生理论认同。在研究阐释中联系实际,以客观实例或数据做支撑,做到理论成果清晰、对策建议可落实,推动理论创新成果真正落地见效。

  (文字整理/李萌 韩慧)

责任编辑:章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