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视频丨全省137个单位可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 海南疾控专家:未接种的老年人尽快接种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6日消息(记者王洪旭 实习生杨桂华)12月6日下午3点,在海口市疾控中心东湖预防接种门诊,前来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的市民不少,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接种很快,也没有打针的痛感。”

  海口市民在海口市疾控中心接种门诊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记者 王洪旭 摄

  截至6日下午5点,海口市疾控中心接种门诊共有88人接种新冠疫苗,其中55人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33人接种了注射式新冠疫苗。

  “吸入这个疫苗,比打一针轻松好多,也没有紧张的心理,嘴巴有点甜,比吸空气还通畅一点。”今年73岁的孙莲英老人说,老年人要积极响应号召接种新冠疫苗,这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任,如果不接种疫苗真的发生了感染,对家人和社会都是危害。

  孙莲英说,从国家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来看,对老年人是很关爱的,希望每一个老年人都能健健康康地活着,接种疫苗保护自我。

  海口市民在海口市疾控中心接种门诊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记者 王洪旭 摄

  吸入用新冠疫苗适合哪些人群呢?海口市疾控中心接种门诊主任黄敏表示,吸入用新冠疫苗主要针对18岁及以上的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其中18-59岁人群加强免疫接种时间与基础免疫最后1剂次接种时间间隔≥6个月;60岁及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时间与基础免疫最后1剂次接种时间间隔≥3个月。

  吸入用新冠疫苗有哪些好处呢?黄敏表示,吸入性新冠疫苗通过吸入方式经口腔呼吸到达肺组织,激发了黏膜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三重免疫,之前的注射新冠疫苗只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此外,吸入用新冠疫苗接种是无痛、无创伤的,也没有接种部位红肿等反应;吸入用新冠疫苗没有核酸成分,吸入后也可以做核酸检测,不影响核酸检测结果。接种该疫苗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离开门诊后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海口市民在海口市疾控中心接种门诊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记者 王洪旭 摄

  黄敏提醒,接种疫苗不是百分之百保护,接种疫苗后,还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因为新冠病毒重症多发生在老年人群,对此黄敏呼吁,60岁以上老年人第二针接种后达到间隔3个月以上的,尽快来接种吸入用新冠疫苗,以构筑起群体免疫屏障。

  记者了解到,目前海南省疾控中心第一批采购吸入用新冠疫苗共21万人份,并已经到货,各市县疾控中心已经领回,并配送到全省第一批开展吸入用新冠疫苗接种的137个接种单位。各市县均设点接种,需要接种的群众到所公布的137个接种单位接种即可。

  此外,按照国家目前的要求,吸入用新冠疫苗用于加强免疫,暂不用于基础免疫。已经打完3针的人群已经完成加强免疫了,就不要再接种了;首针是基础免疫,也不能选择吸入用新冠疫苗。

  海南省疾控中心主任罗会明表示,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呼吁所有适合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要做好相关的新冠疫苗接种;不管吸入式还是注射式新冠疫苗,接种方式不同,但接种的效果都是有效、安全和方便的。

  吸入用重组新冠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的适种对象:

  已接种2剂国药中生北京公司、科兴中维、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疫苗,未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8岁及以上的人群,可选择其开展1剂次加强免疫(暂不用于基础免疫),接种方式为经口腔吸入呼吸道。

  接种禁忌:

  1、对疫苗中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痛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

  4、目前获得的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使用本品的临床试验数据有限,不建议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接种该疫苗。

  吸入用新冠疫苗来了!海南公布首批137个接种单位名单

  海南省吸入用新冠疫苗接种单位一览表(第一批)。海南省疾控中心提供(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责任编辑:林靖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抗疫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