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智库研究员 马丽娜
“海南自贸港在营商环境建设之中,要从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金融、技术等要素,不断提升海南产业发展的配套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12月13日下午,经中央批准,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正式挂牌。这是全国范围内成立的首个营商环境建设厅,标志着海南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上升至自贸港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全局和高度来谋划部署、推动落实。
赵福军认为,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生存、发展所处于的环境。理解营商环境建设,可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一是市场主体自身层面,不仅包括市场主体的注册、经营和退出等全过程所面临的环境,还包括进出口的自由性便利性、生产经营成本高低等;二是产业链层面,包括产业链上下游是否配套性;三是社会层面。比如:企业员工的子女教育、医疗等,这些也是构成营商环境;四是时间层面。从动态角度看,随着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对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赵福军表示,对于海南自贸港建设而言,营商环境建设的作用十分重要,意义特别重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营商环境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目标。2020年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营商环境目标,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其次,营商环境是衡量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海南自贸港建设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建设成效的衡量,可能需要从不同角度开展评价,但营商环境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第三,营商环境优化是不断完善海南自贸港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出台政策并不断完善,其依据是什么?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是否有助于改善营商环境,是否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对于成立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对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和一流市场环境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以及要重点处理好哪些问题,赵福军也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他表示营商环境建设涉及的内容多,需要多方面发力。作为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海南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厅,将会有力促进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建设。在建设营商环境中,要重点做好:一是不断提升贸易、投资、金融、人员、运输和数据等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海南自贸港建设要求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在营商环境建设之中,不断提升其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二是要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配套性。海南自贸港在营商环境建设之中,要从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金融、技术等要素,不断提升海南产业发展的配套性。三是注重与时俱进性。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也将会面临新形势新问题。为此,需要不断根据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