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经中央批准,我省成立全国首个省级营商环境建设厅,作为正厅级省政府组成部门,负责统筹推进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社会信用等工作,全省营商环境建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一年来,我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
12月13日,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挂牌成立。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新闻点击
开展八大领跑行动
6月1日,我省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7大项共35分项措施,明确要开展政务服务“零跑动”、“准入即准营”、“信用审批”及国土空间智慧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跨境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八大领跑行动,并公布重点任务清单。
全面推行企业首席服务专员制度
7月,我省在全省推行企业首席服务专员制度。截至目前,已精选2288名领导干部担任首席服务专员,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一对一”服务。
“万名干部下企业”服务行动启动
9月,我省启动“万名干部下企业”服务行动,派出一万名干部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迅速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奋力推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
正式施行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
11月30日, 《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管理规定》正式发布并施行。截至目前,共有乙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认定等6项行政许可事项被取消,并被列入海南自贸港首批实行承诺即入制的事项清单。
市场主体增速连续33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截至11月,海南市场主体增速连续33个月保持全国第一,存续市场主体已突破200万户。
“政企面对面、服务心贴心”系列服务活动举行
截至12月,已开展省领导“早餐会”、市县长“现场会”、厅局长“接待日”等“政企面对面 服务心贴心”系列服务活动1000多场。
新闻点评
以制度创新引领最优环境
■ 张成林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海南发展的“金饭碗”。在全国范围内成立首个营商环境建设厅,是海南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性举措,意味着海南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上升到自贸港体制机制改革的全局和高度来谋划、推进,从中可看出海南矢志不渝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信心。
营商环境,是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得失的重要因素。“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海南的深切期待。正是出于对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省委将其列为“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的重要支撑之一。从设立省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到组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从全面推行“极简审批”,到推出“土地超市”……近年来,海南突出制度创新引领作用,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省营商环境建设厅的挂牌成立,迈出了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环境优化的重要一步。就其工作来看,融合了各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权责更加统一、高效,可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凝聚共建营商环境的合力,正是新形势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必为之举。
我们当以此为契机,紧盯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创新优势,更加突出“一盘棋”思维、更加注重高站位谋划,当好“建设者”、端好“金饭碗”,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海南自贸港的突出优势。
责任编辑:林芳羽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