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丨海南省政协委员何逸舟:建议积极引入国际一流高等院校到海南独立办学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2日消息(记者 王燕珍)海南如何与国际一流高等院校加强深度合作?参加省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的海南省政协委员、澳大利亚资本投资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何逸舟建议,可通过发挥政策和资源等优势,积极引入国际一流高等院校到海南独立办学,同时探索与国际一流高校“成立创新科技转化中心”的新模式,从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海南省政协委员何逸舟。记者 李昊 摄

  “根据国际经验,一流的高等院校一直是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何逸舟特别举例谈到,譬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年来科研成果转化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累计溢出效应惊人,其校友创建且正运营的公司年收入超2万亿美元;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通过设立创新创业中心,推动校企合作和应用技术转化,从而锻造出德国工业品质。可见高等教育对科技自主创新和产业赋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结合海南独特的产业特征和长远战略发展规划来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集聚创新要素,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推动热带特色农业和高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深入探索航天和深海领域等空间科技的引领突破。何逸舟认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科研创新实力是打造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的首要环节和关键。

  在调研中何逸舟也了解到, 截至2020年底,海南省辖区内共计有21所普通高等院校(含8所本科院校)。其中,仅有海南大学1所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也主要围绕基础教育。在何逸舟看来,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会造成基础科研能力和原理性突破上的短板,使得“重应用、轻基础”逐步加深,长此以往将影响科技创新的自主性,导致在高新技术和前沿科学等领域无法取得重大突破。但是,一系列开创性的教育开放政策以及教学、办学模式上的创新,有望成为海南补齐高等教育短板的重要突破口。

  因此,何逸舟建议,发挥政策和资源等优势,积极引入国际一流高等院校到海南独立办学,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3+1+1”产业的需要以及创新发展的要求,从政策及流程上提供支持,推进境外高水平的理工农医类高等院校到海南设立国际学校或开办分校。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国际化私立高等院校,通过引入产业资本投资等形式,加速国际一流高等院校在试验区和重点园区落户,提升海南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进而加强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价值链。

  同时,探索与国际一流高校“成立创新科技转化中心”的新模式,吸引全球顶尖创新资源在我国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拓展产业链和创新链网络,把全球创新科技资源嫁接到中国的庞大市场需求中来,畅通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渠道,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何逸舟认为,还可以制定并完善高层次人才到海南进行科研工作的补贴政策和柔性引才机制,吸引国际一流高等院校的科学家到海南设立科研实验室、与当地高等院校联合开办课题、联合培养学生,提升使用全球创新资源能力,建立优势互补机制和价值共同体,促进战略性产业领域科研资源互补、优势叠加、创新发展、协作共享。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方诗颖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