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通道 | 海南省人大代表陈凡:做强“南繁硅谷”科技硬核 把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打造成我国种子创新综合性研究平台与创新高地

直播回放 | 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通道”

点击观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3日消息(记者 党朝峰)作为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和服务于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在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在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凡给出回应。

  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凡。记者 刘洋摄

  陈凡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建设全国的“南繁硅谷”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面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科技安全重大战略需求,结合海南自贸港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优势,海南省协同全国科研院校以及相关种业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于2021年5月12日正式设立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

  海南有南海的深度,还有独特纬度和温度,适合作物进行繁育,拥有26.8万亩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种子实验室作为我省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是新型研发机构,可以突破原有创新机制,改变现在的科研环境。可以破除科研创新与市场需求“两张皮”的弊端,实现推进种业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融合。基于这样的情况,同时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可释放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打造我国种子创新综合性研究平台与创新高地。

  经过一年半建设,已在科研平台上建立种子精准设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22年底,实验室已拥有17.2万平方米物理空间,配备科研设备7100余台(套),设备资产超过6个亿。

  在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种子实验室设立院士创新团队和项目博士后制度,集聚优秀科研人才开展种子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截至2022年底,已筹建院士创新团队22个,到位项目博士后123人,海南专项研究生904人。

  2022年9月16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正式挂牌。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将遵循“引领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创制战略品种、支撑种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思路,践行新型举国体制,探索农业领域国家新型科技创新模式。

  “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我们将遵循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做强‘南繁硅谷’的科技硬核,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海南的重大历史使命!”陈凡说。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吉训侦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