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 | 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通道”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3日消息(记者 党朝峰)作为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和服务于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在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在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凡给出回应。
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凡。记者 刘洋摄
陈凡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建设全国的“南繁硅谷”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面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科技安全重大战略需求,结合海南自贸港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优势,海南省协同全国科研院校以及相关种业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于2021年5月12日正式设立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
海南有南海的深度,还有独特纬度和温度,适合作物进行繁育,拥有26.8万亩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种子实验室作为我省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是新型研发机构,可以突破原有创新机制,改变现在的科研环境。可以破除科研创新与市场需求“两张皮”的弊端,实现推进种业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融合。基于这样的情况,同时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可释放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打造我国种子创新综合性研究平台与创新高地。
经过一年半建设,已在科研平台上建立种子精准设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平台。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22年底,实验室已拥有17.2万平方米物理空间,配备科研设备7100余台(套),设备资产超过6个亿。
在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种子实验室设立院士创新团队和项目博士后制度,集聚优秀科研人才开展种子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截至2022年底,已筹建院士创新团队22个,到位项目博士后123人,海南专项研究生904人。
2022年9月16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正式挂牌。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将遵循“引领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创制战略品种、支撑种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思路,践行新型举国体制,探索农业领域国家新型科技创新模式。
“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我们将遵循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做强‘南繁硅谷’的科技硬核,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海南的重大历史使命!”陈凡说。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