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海南,你会想到什么?
是四季如春的满城绿叶?是椰风海韵的柔软细腻?还是沙滩人字拖的舒心惬意?
……
或许,换个角度看,你会发现海南也可以是这样的——
它,不墨守成规,不走寻常路,一鼓作气就是闯,敢涉“深水区”,敢进“无人区”,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是个“热血男儿”。
从2022年4月考察海南,到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到第五届进博会发表主旨演讲,再到2023年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一年来多次在重大场合提到海南自由贸易港。而建设自贸港,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路径,也无法照搬照抄。但面对未知旅途,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海南敢于涉深水、过暗礁、闯险滩,不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实现了从“顺利开局”到“蓬勃展开”到“进展明显”再到“蓬勃兴起”,“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深入人心,自贸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的发展轨道。
是的,纵使前路有不少未知数,但海南敢“闯”!不仅敢闯,还闯出了自己的新路子——
翻看今年的海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市场主体增速连续34个月保持全国第一”“极简审批成为全国标杆”“率先探索‘承诺即入制’‘准入即准营’改革”……一个个“全国第一”“首个”“标杆”“率先”等提气的词汇频频出现,令人振奋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南自贸港舍我其谁、敢闯新路的胆气和魄力。
它,有紧迫感、有使命感,更有责任感,敢于快人一步,铆足干劲就是拼,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回看2022年,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考验下,海南成功处置了4轮突发疫情,开展两轮超常规稳住经济大盘行动,封关运作准备工作也全面启动……一步一脚印,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
去年,海南始终牢记殷切嘱托,以奋进姿态,分秒必争内外兼修、主动出击,在抢人才、抓商机、拼经济、谋发展上捷报频频:高端购物、医疗、教育三大境外消费回流逐渐成为自贸港“金字招牌”;在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的当口,海南自贸港一马当先踩下油门,由副省长率团的省政府代表团赴境外招商;从“百万人才进海南”的号召,到省领导带队赴四地“抢人才”……稳进提质,快人一步,这一个个丰硕的成果,展现了海南自贸港的加速度,也让人们看到了海南对标最高水平开放形态,高质量建设自贸港的拼劲。
而在今年,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还给自己定了几个“新目标”——“2023年GDP预期目标增长9.5%左右”“实施营商环境重要量化指标赶超国内一流计划”“实施‘促消费六大行动’,力争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和25%,离岛免税购物销售额突破800亿元”……战鼓号角催奋进,以练为战砺精兵。政策加力、工作加劲、发展加速,从这一个个目标制定中,我们可以预见2023年的海南自贸港必定是一个敢闯敢拼、撸起袖子大干一番的一年。
它,有想法,有计划,有前瞻性,更有大局观,满怀信心、锚定目标、全力以赴,更是新时代的“赶考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
新征程会有新挑战。单说一点,现在距离2025年底全岛封关运作,满打满算也就剩三年时间。时间紧、任务多、担子重,今后五年横跨全岛封关运作前后,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关键期,也是海南高质量发展窗口期。所以政府工作报告在谋划今后五年工作时,就作出九个“加快”的安排和部署,字里行间传递出海南自贸港不满于现状,不驰于空想,早做谋划、抢抓开局的务实和定力。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世间哪有什么奇迹,奇迹只是敢闯、敢拼、敢抢努力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各项部署和安排落实到一项项具体工作上,确保如期顺利实现封关运作,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海南力量。
敢拼敢闯,豪情万丈,这真的很海南!(新海南评论员杨彦婷)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