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首部以扫黑除恶常态化为时代背景和故事主线的电视剧《狂飙》正在央视八套和爱奇艺热播,具有时代性、艺术性、戏剧性的故事娓娓道来,层层揭开时代变迁与黑白交锋中人性的变化与命运走向,开播以来收视和口碑一路“狂飙”。
“时代变迁尽在其中,非一般的扫黑反贪剧。”“这剧把我们一家‘焊死’在沙发上了。”“这剧像纪录片,太真实了。剧如其名,无论是剧情演技还是收视热度,都飙起来了!”网络上,《狂飙》好评如潮,最新豆瓣评分高达9.1分,超过62%的人打出了5星的评价,由此足以看出《狂飙》的火爆程度。甚至,因为剧中多次出现《孙子兵法》,直接带动《孙子兵法》成为当当古籍销售榜第一名。
《狂飙》的爆红充分说明,“接地气”的文艺作品有多么“赚人气”。实际上,《狂飙》的剧情并不复杂,其中主要讲述了一正一邪两个人物的故事:一个是一腔热血的刑侦民警,历经磨难但初心不改;一个曾是受人欺负的鱼贩子,但却成了为害一方的黑恶势力头目。通过《狂飙》,观众不仅看到了警察对正义的坚守与追求,而且看到了黑恶势力的成长史及其对社会的危害和破坏,因此更容易理解警察的奉献和坚守,凸显了坚定不移铲除黑恶势力、净化政法队伍、捍卫公平正义的国家意志。
在《狂飙》中,无论是正邪力量之间的博弈和对抗,还是不同角色人物的人性发展和命运抉择,都充满着复杂性,“好人”与“坏人”不是简单的标签,他们有着各自的成长历程、人格特征和鲜明个性。以复杂的现实与人性为基础,《狂飙》不仅深刻展现了扫黑除恶斗争背后捍卫公平正义的主流价值诉求,而且避免了主旋律影视作品刻意、生硬,甚至喊口号、背文件的窠臼,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口碑,而且拓展了传统扫黑题材剧的广度和深度。
微博上,话题“安欣是狂飙的灵魂”的阅读数超过7600万,安欣虽然只是一个执拗的普通警察,但他在层层势力面前从未妥协,他所代表的是无数与黑恶势力斗争到底的英雄群体。把时代背景、人物命运和国家意志有机融入剧情发展之中,《狂飙》正如导演徐纪周所说,“通过两个人物勾勒出黑恶势力为什么会产生,能崛起、放大的原因,再解释为什么要扫黑除恶,以及为什么必须把这件事常态化”。
《狂飙》即将迎来大结局,但其涟漪效应仍在不断放大,通过这部优秀的文艺作品,观众不仅看到了国剧的魅力和希望,而且看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通过更多有质感、接地气的文艺作品,让正能量作品更加有“能量”?(新海南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