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由此可以看出,民间资本在我国的投资地位正日益提高,有望在更多重要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来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的这一信号,意义格外重要。
近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民营资本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地推动着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借助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区位、开放等优势,过去几年来,民营资本也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势头。据统计,在海南全省范围的经营主体中,民营资本就占到了97%左右。
在民营资本作用愈发凸显的情况下,海南也于2022年6月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了通过减税降费等多渠道与方式,助力海南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45条措施”,早已向社会传递出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参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的信号,充分展现出了海南自贸港对民营资本的重视。
如今全国两会抛出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的橄榄枝,进一步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上升到国家高度,对更多有愿望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民间资本而言,更是一种激励。我们相信,在国家层面及海南省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在海南自贸港释放的诸多政策利好吸引下,海南将迎来新的一波民间资本投资热。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作为对标世界最高开放形态的自贸港,海南仍需尽快出台一揽子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措施,并聚焦解决制约民间投资的难题,真正让民间资本“有得投、愿意投”,同时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政务服务,增强和稳定民间资本投资信心。自然,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同时,还离不开规范引导民间资本投资行为,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南海时评评论员 肖时平)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