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国务院机构改革话题受到广泛关注,作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组科技部格外耀眼。尽管这些年我国科技有着长足进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一项项成就,彰显我国科技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但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基础理论、基础材料等存在短板,在关键核心领域被卡脖子。
科技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各类技术封锁,正是需要发挥国家体制优势,集中精力解决短板、卡脖子问题的时候。通过重组科技部,理顺相关职能,减少一般事务性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国家体制优势,更容易统筹全国的科技力量,集中攻关短板、卡脖子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东风吹,战鼓擂。对争当科技领跑者的海南而言,重组科技部自是重大利好消息,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尽管地域面积并不大,但基于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政策优势,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连续三年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发出“三问”,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让海南从科技小省、科技弱省,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省份。
海南的雄心勃勃,显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这里有国家全力支持的南繁育种、深海科技、航天科技等科研领域,就以南繁育种为例,已然成为我国攻关种业的“芯片”,深海科技和航天科技也给予大量支持,顶尖科学家、科研机构纷纷涌入海南,而这些科研领域恰恰是当前我国迫切需要且最有可能突破的,可见海南是有条件在国家科技创新上成为“领跑者”。
因此,海南更需抓住重组科技部的机遇,借助国家赋予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条件,大胆进行体制机制革新,以适应重组科技部带来的变化,并借力国家体制优势,整合更多资源和力量,向南繁育种、深海科技、航天科技等科研领域的纵深推进,争取早日在这些领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为我国科技进步贡献海南力量。当然,除了南繁育种、深海科技、航天科技这三大科研领域,海南还可以在生物医药、生态新能源等科研领域大胆摸索前行,在这些方面海南同样具有多数省区市没有的优势。我们期待,在国家体制优势的这股东风之下,海南能够在科技创新获得更多突破,并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南海时评评论员 肖时平)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