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近1900个优质新品亮相 将参加2023年中国种子大会

点击查看视频

参加2023中国种子大会田间展示的圣女果。记者 利声富 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3月13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剥开即食的鲜食玉米、甜糯可口的栗子南瓜、橙黄色瓜瓤的彩虹西瓜、一口爆汁的樱桃番茄……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田间展示推广中心基地,参加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田间展示的近1900个优质新品种长势喜人,陆续开花结果,静待来自国内外嘉宾4月到来参观。

马文全在查看辣椒长势。记者 利声富 摄

4月1日至4日,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将在三亚举行。除开幕式和主论坛外,还有将举办13场分论坛。同时,在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田间展示推广中心基地,设立田间品种展示,向来自国内外参会嘉宾展示近1900个优质新品种。

参加2023中国种子大会田间展示的南瓜。记者 利声富 摄

“2023年中国种子大会田间展示,共有来自264家企业、科研单位的1887个品种参展,涵盖玉米、水稻、谷子、瓜果、蔬菜等作物类型。本次征集的品种都是近几年已通过审定和登记的优良品种。”正在地里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的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辣椒所所长、研究员,本次田间展示技术顾问马文全介绍,整个展示区分为玉米板块、水稻板块、瓜果板块以及蔬菜板块共4个板块。

参加2023中国种子大会田间展示的谷子。记者 利声富 摄

为增加观赏体验感,今年,展示园区新设立了稻田画打卡地,修建了空中栈道,可俯瞰周边近万亩南繁科研用地的状况,或与稻田合照记录精彩瞬间。站在空中凉亭,或者栈道上,近1900个新品种一览无余。

参加2023中国种子大会田间展示的水稻。记者 利声富 摄

“辣椒作为我国蔬菜中第一大作物,也是此次参展品种最多的类别,共634个辣椒品种参加田间展示。”马文全介绍,今年,由于在生产预防上准备充足,近1900个品种整体长势良好。

参加2023中国种子大会田间展示的高粱。记者 利声富 摄

水稻此次田间展示品种仅次于辣椒,有300多个。站在空中凉亭往下俯瞰,可看到地里的水稻被“切”成形状各异的地块,绿色和褐色水稻秧苗穿插其间。原来,整片水稻由“CSC”的三个字母组成,这是中国种子大会英文的缩写。“深色的上彩色稻。”马文全说,目前,水稻陆续进入抽穗期,4月结稻期时,整个水稻展示区非常漂亮了。

参加2023中国种子大会田间展示的水稻区。记者 利声富 摄

与去年相比,今年参展的品质型、口感型品种明显增加。如甜玉米、礼品西瓜、樱桃番茄等。

“各个品种现在长势正旺,得益于此前我们付出的多番努力。”马文全介绍,筹种期间,刚好三亚是强风暴雨天气,给播种、管理带来不小挑战。为此,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服务预案,并采用新型生物复合菌剂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有效预防茎基腐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发生。

在玉米展示区,剥开即食的鲜食玉米等已抽穗,工作人员正摘除多余的玉米穗,每株只保留一个。

参加2023中国种子大会田间展示的冬瓜。记者 利声富 摄

“今年的鲜食玉米种植并没有采用田间直接播种方式,而是按照品种的生育期进行穴盘育苗播种,从而有效解决了鲜食玉米直播出苗慢、不整齐问题,为会期鲜食玉米品鉴提供基础。”马文全介绍。

绿色化种植,是2023中国种子大会田间展示的一大亮点。“为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田间起垄覆膜全部使用可降解薄膜。虽然降解膜成本高,但它能够在生产结束后数月内被降解,为农田保护提供有利条件。”海南南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管理部经理、本次田间展示负责人盛守龙说。

2023中国种子大会田间展示现场。记者 利声富 摄

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等提供以及征集、引进的水稻、玉米、高粱等新品种,经科学种植、标准试验、精心管理,已陆续进入开花结果期。接下来,相关部门会组织田间观摩、科学跟踪评价,进一步验证品种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抗病性及商品性,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向社会推介新品种。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4月三亚举行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月10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鼓与呼,全面推进南繁硅谷建设策与谋。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将于4月1日至4日在三亚举行。1场主论坛和12场分论坛将邀请院士专家、国际组织领导、国内外优势企业专家等致辞、报告,解读种业最新政策,共享最新种业科研成果,分析种业发展形势,展示种业界重大活动等。

  本次大会以“中国种业振兴 南繁硅谷崛起”为主题,由中国种子协会、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三亚市人民政府和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主办。在2021、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大会将更加广泛动员和凝聚种业行业及社会力量,助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和《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鼓与呼,为全面推进南繁硅谷建设策与谋。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