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 | 清官海瑞 廉介有自:“万死仍留社稷身”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青年时期的海瑞并不是一个急于考取功名的人,甚至怀疑科考和当官的目的,因此,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与他年龄相仿的族侄海鹏已经考中举人,他却一点都不着急。

  直到3年之后,一位姓蔡的广东督学来查考琼州,出题“不曰白乎”,让诸生撰文答题,看到海瑞的答卷时,拿在手中反复阅读,久久没有放下,直呼“此之谓涅而不缁者乎”,感叹作者立志不受环境影响,出污泥而不染,于是督促海瑞参加乡试。那一年,35岁的海瑞考中举人。

  海瑞中举之前,多处求师问学,虚怀接受教诲,明确读书、当官的目的是要解决国计民生,追求经世致用,而不是贪求名利,漠视民生疾苦。他以成熟的心态参加科考和进入仕途,并在一生中一以贯之。

  海瑞品格的定型,与年幼丧父后,母亲谢氏严格的家教有关,也与师长以身作则的教育息息相关,当然,也有他的自我领悟。而能够成为一代廉吏,且终身持守,三位老师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对海瑞的影响不容忽视。

  海瑞的少年时光,正处于琼州府城东厢攀丹村进士、正德《琼台志》的纂修者唐胄,因不满宦官刘瑾专权,在家“闲居”的20年间(1502年—1522年),他与唐胄的3个儿子唐穆、唐秩和唐稼一道,曾在唐胄门下问学。

  海瑞的另一位业师是家住琼州府城城南的进士吴会期。吴会期任工部郎中时,主要负责营造帝王宗庙。他主持修复西汉七陵时,内宫太监想从中牟利,吴会期坚决不允,工程结束后,省下费用15万两白银。及至严嵩当国,也想延揽吴会期归附自己,但他丝毫不为所动,严氏嫉恨在心,便授意御史弹劾他谪出京城,吴会期则拂袖归琼。

  唐胄、吴会期身上的浩然正气和清廉耿介,对海瑞的影响自然是深刻而久远的。而海瑞最为敬重的恩师,当属正德、嘉靖年间的名臣顾可久(1485年—1561年)。

  顾可久是江苏无锡人,进士出身,由于敢于上谏直言,曾经两度遭受“廷杖”之刑,当过福建泉州知府和江西赣州知府,后来升任广东按察副使,兼管海南岛的防务,遍访海南各地,了解民情,勘察地形,凡关隘、险阻、冲要,连同海港、山川一并绘制成图,一一加以注明,编制成《琼州府山海图说》二卷。

  顾可久在广东还多次主持乡试,公正选拔人才,海瑞便是其中一位。他对上不畏强权,对下不辞劳苦的精神品格,对海瑞的影响巨大,海瑞后来被擢升为北京户部主事时,以《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进谏嘉靖皇帝,简直就是对顾可久的继承。

  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出任应天巡抚后,奏请朝廷并率先捐俸,在无锡建造顾可久祠,次年落成。此后,海瑞亲临无锡拜谒恩师,并作诗《谒先师顾洞阳公祠》:“两朝崇祀庙谟新,抗疏名传骨鲠臣。志矢回天曾扣马,功同浴日再批鳞。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仍留社稷身。世德尚余清白在,承家还见有麒麟。”此诗后来由顾可久的后裔、清代书法家顾光旭书写并刻成石碑,碑刻现存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

  诗中的“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仍留社稷身”二句,作为一副对联,也被海口市海瑞文化公园所引用。毕竟,那是海瑞对先师顾可久的赞颂,也是他个人的写照。

原标题:“万死仍留社稷身” 清官海瑞 廉介有自

责任编辑:许海若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