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圈层经济”,燃旺“烟火气息”

  安阳殷墟考古研究成果再次“出圈”,四川、湖南、新疆等地文旅局长花式“出圈”,潮汕英歌舞炫燃“出圈”……近期,全国不少地方区域协调发展“火出圈儿”,频频登上热搜,吸引网友关注。不仅带来了“流量红利”,也燃旺了“烟火气息”。

  “相知者,不以山海为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但又因共同的爱好和偏好,打破时空距离汇集在一起,形成了文学圈、考古圈、美食圈等聚合型“圈子”。这些群体更加注重生活经验的主观感受,更愿意相信“圈内”的口碑传播,借此选择能够满足多元多样需求的产品服务。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场景化、圈层化等一些新特点,“圈层经济”也正在成为市场经济的主流风潮。

  产销两端,同样有“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满足不同“圈子”群体的消费需求,各地积极主动打破地域与行业的隔阂,按照国家规划或基于自发因势利导形成生产端的“圈子”,加快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市场供给能力。如广东汕头市邀请英歌舞传承人走进学校举办培训实践课,不断探索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之路;川渝联手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共同实施石窟寺保护传承与科技创新等重大文旅项目……诸多不胫而走故事的背后,正是各地积极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反映。

  要想“出圈”,先得“入圈”。任何圈子、圈层的形成,都有一个“连接理由”。做好区域协调发展这篇大文章,必须依托各地比较优势,抓好经济、文化、交通、旅游等多方面协作。每个地区拥有不同的特色资源禀赋,具备比较优势的区域会选择不同的生产环节,从而处于“产业生态圈”不同位置。“圈子”的优点,胜在优势互补和充满活力,可以让成员拥有更广阔的思维视野和深层次的交流机会。眼下,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已成为各地共识,强化文旅客源互送、科研平台共建、人才引育协同等深度合作,通过“先入圈—再出圈”进一步扩容“圈层经济”,有助于推动互利共赢发展。

  一体协同,各扬所长。各个“圈子”因其成员的多样性,为良性竞争提供了可靠来源。常言道,“鞋要合脚,人要合拍”。各种“圈子”虽令人眼花缭乱,但只有适合本地区的才是最好的。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找到自身有哪些优势,发展重点是什么,应该进什么样的“圈子”,从而明晰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当然,还要把“圈子”建成开放包容的“朋友圈”,而不是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否则就会画地为牢,看似如鱼得水,实则渐失活力。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地方,有实力才能真“出圈”。“圈层经济”要想成功,就不能长期在同一领域生存,只有发扬勇于拼搏的“破圈精神”,才能将特色品牌打造成为市场热门,增添更浓厚的“烟火气息”。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做强“经济圈”,不断扩大“朋友圈”,携手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衡艺文)

责任编辑:杨彦婷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社会长焦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