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深观察丨从博鳌零碳示范区看到什么

屋顶、栏杆、地砖都能发电,这样的建筑你见过吗?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作为博鳌零碳示范区建设的一角,不久前刚完成的“零能耗”建筑改造让不少与会的代表、记者们大开眼界,也让他们看到了海南在绿色低碳的生动实践,生活方式的转变、能源结构的调整,更给他们带去了深入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思考。

在“不确定的世界”探寻确定性,是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外嘉宾最关心的议题,也是全球各国各地区面临的新考验、新挑战。怎样才能给“不确定的世界”带来确定性?海南在博鳌建设零碳示范区的探索,无疑给了中外嘉宾一种新的启发,论坛现场,嘉宾代表也对世界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达成共识,那就是始终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夯实发展基础。

博鳌零碳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当下,海南正在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那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该如何破局?远大科技集团董事长张跃就表示:海南在绿色、减碳发展方面的条件非常好,机会也非常多,发展清洁能源,海南是亚洲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的确,作为生态优势明显的省份,海南近年来正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这其中,在博鳌零碳示范区探索方面可谓下了一番苦功夫,从最初的概念提出,到逐步落实到博鳌,从人们津津乐道的“零碳咖啡”到在论坛年会建筑、景观上做起零碳文章,零碳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元,节能减排更具系统性、整体性。而即将于2024年年会前完成的博鳌零碳示范区,也为各国、地区推进碳中和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和路径。对风、光、热等资源丰富的海南来说,零碳示范区的探索恰是极具智慧的,这不仅实现了节能,还可扩能,降低传统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更可推动海南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除了博鳌零碳示范区,海南坚持以生态立省,更是把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当成最大本钱来抓。比如以标志性工程抓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装配式建筑面积连续四年翻番;从出台省级GEP核算技术规范,到成立国际蓝碳研究中心……

资料图。来源:海南日报

如今的海南,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一流,空气质量主要指标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优水平。生态好了,底子厚了,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也足了。特别是,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努力下,生态岛的实践正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海南自贸港建设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中外投资者和人才纷纷慕名而来,正成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汇聚之地。

从博鳌零碳示范区,我们看到了海南生态环境的未来,也看到了探寻世界“确定性”最优解。绿色可持续发展永无止境,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新高地,海南在探寻世界“确定性”最优解之路上,仍需不断深化认识、突破创新,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用好用足海南优势,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绿色发展带来新的惊喜和新的经验。(南海时评评论员 于平)

开启“试验”!一图带你了解博鳌零碳示范区

本文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原创评论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和来源。
南海网评论投稿邮箱:sp0898@163.com 欢迎广大评论员积极投稿。
责任编辑:邓洁仪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独家评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