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如何养生?海南中医:注意防腹泻等5种疾病 饮食宜减甘增辛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4月5日消息(记者 王洪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清明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复苏,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祭扫的好时节。清明时节应如何养生?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钟军华建议,清明节保持良好的情志,切莫悲伤过度;注意预防腹泻、感冒等5种疾病;饮食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

  保持良好的情志,切莫悲伤过度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钟军华表示,春季又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后不要过于悲伤,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其中,清明节气起床之后,不必急于梳洗,在庭院中,或者房间客厅信步漫行,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需要注意的是,清明节气期间海南气温虽大幅回升,但早晨、半夜气温仍可能稍有凉意,加之人体肌表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于外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物的增减,若身感凉意时,还需穿上薄外套,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

  户外踏青适当运动

  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此时阳气升发,万物生长,百花齐放,可以结合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健身运动方式。钟军华建议,可以到户外踏青,后者到空气清新之处进行打球、跑步、练拳、做操等锻炼。其中,老年人运动不可过激,活动时心率不宜超过105次/分,呼吸不宜超过24次/分,故可以选择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运动方式。

  饮食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

  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对此,钟军华建议,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这些发物应少吃或忌吃。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时令蔬菜,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注意预防腹泻、感冒、过敏等5种疾病

  钟军华表示,中医养生讲究顺应气候环境,使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适应四时阴阳变化,保持人体的功能协调,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其中,注意预防以下5种疾病:

  1.防腹泻

  清明时节天气回暖,万物复苏,细菌、病毒滋生,所以出现腹泻的几率很高,因此饮食上需要注意卫生。踏青和祭祀期间应多喝水,要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B、C和微量元素,可适当食用比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等。另外还可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比如蛋黄和豆类等。

  2.防感冒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清明时节外出游玩的时候,应带上备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药,遇到不适时,应该及时治疗,不要影响到节后的工作生活。

  3.防心脑血管病

  天气的多变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可能会导致和加重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因此,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

  4.防情绪病

  由于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因此精神疾病、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同样也成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因此,各位朋友,一定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5.防过敏

  春季春暖花开,空气中的花粉增多,是过敏性疾病的多发期。清明踏春,体质较差、以前有过敏史的人一定要提前防备,远离过敏原;不要轻易接触野外的花草,还要防止昆虫叮咬和划伤。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陈仕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