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海南:“五网”提质升级 筑海南发展硬支撑 | 蓬勃自贸港 锦绣新海南

  蓬勃自贸港 锦绣新海南

  畅通海南

  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发展理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五网”提质升级

  筑海南发展硬支撑

  ■ 海南日报记者 邵长春

  4月7日,海口市美兰区北港岛,海风吹过海文大桥,与桥上络绎不绝的车流一起,为曾孤处一岛的北港村带来了源源客流。2019年,海文大桥建成,一桥跃两岸;2021年,北港岛互通工程顺利通车,从此结束了北港岛的“孤岛”历史。

  这样的变化,只是“畅通海南”故事的一个缩影。

  “要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密海南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求。

  五年来,海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美兰机场投用“双跑道”,“跨海环岛城际化”铁路网继续完善,“丰”字型+环岛高速路网基本成型,“县县通高速”、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全面实现;海南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基本建成,首条国际海底光缆建成商用,海南环岛气网形成闭环,海岛型骨干水网也已初具规模——

  畅通海南,四通八达,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发展理念

  在洋浦工作超过10年的林鸿冠心里一直装着一座城,“如果有一天,洋浦不仅仅是产业云集,同时也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家人不再两地分居,那该多好。”

  2022年5月,《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磅出炉,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强势推进儋洋一体化发展。

  作为自贸港样板间的洋浦有政策、区位、产业优势,而儋州则有城市功能和腹地优势,一体化融合发展,“1+1>2”的聚合效应令人期待,林鸿冠的梦想也照进现实。

  同月,《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出台,从顶层设计到顶层推动,省委、省政府又一次明确“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明确区域协调发展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两大引擎”之一,更明确海南“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极”即海口经济圈、三亚经济圈以及儋州洋浦一体化融合发展组成的儋洋经济圈。“一带”是指由我省临海市县组成的滨海城市带,“一区”则是指中部生态保育区。

  积极推动海口、三亚两大经济圈加快融合、良性互动,儋州洋浦一体化全面开启,让环岛旅游公路、高铁、高速公路串起滨海城市经济带,让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撑起中部生态保育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三极一带一区”差异化“落子”形成了以点带圈、以圈带面、圈动全省的发展新格局。

  实现县县通高速

  对于家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工作的王晓静来说,路网建设带来的快乐是双倍的,“以前从白沙去海口要坐四五个小时车,从保亭去三亚也要一个半小时。如今儋白高速、山海高速通车,不论去哪都是一路高速。”

  五年来,随着琼乐高速、万洋高速、儋白高速、山海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通车,海南正由“田”字型高速公路网向“丰”字型大步迈进,并正式进入“县县通高速”时代。

  截至2022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4.17万公里,并在全国率先实现100%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实现100%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

  同时,“跨海环岛城际化”铁路网也在不断完善,2019年7月,涂装三角梅、椰子树等7种海口独特元素的市郊列车亮相海口,全国首列“高铁公交化”市郊列车正式在海南开通。

  与环岛高铁、环岛高速公路网快速路网形成互补,今年即将建成通车的环岛旅游公路不仅将成为滨海城市带的主轴,更将串起滨海景点和驿站,成为“珍珠项链”,打造传世之作,促进海南全域旅游发展。

  航空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对于海南这样的岛屿型省份,民航更是最为便捷、重要的运输方式。2021年12月,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项目建成投运,正式进入“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也开启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贸港空中门户新篇章。

  在交通运输部支持下,琼粤两省携手,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取得重要突破,并实现“定船舶、定码头、定班期”,旅客过海时长缩短至1.5小时。

  “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升级

  清晨阳光倾洒而下,洒满180亩的博鳌小镇“农光互补”基地。阳光转化成电能,通过电缆汇聚输送到东屿岛,同岛上分布式光伏和储能设备的电流一起,为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场馆提供源源不断的“绿电”。

  环岛行走,一项项重大电网工程施工正酣、一批批能源项目火热推进。

  通过提升电网供电保障和抗灾能力三年行动计划,海南已建成了220千伏“目”字形双环网的主网架,实现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全省各市县及主要乡镇全覆盖。接下来,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还将加快建设500千伏数字电网。

  海南光网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同样可圈可点:首条国际海底光缆建成商用,千兆光网和5G网络覆盖率持续攀升。截至2022年底,海南互联网出省带宽比2018年初扩大了5倍,5G网络实现各市县城区和镇区室外连续覆盖,三亚更获评全国千兆城市。

  而随着环岛天然气管网文昌—琼海—三亚输气管道工程建成投用,不仅提升了海南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标志着海南环岛气网形成了闭环,城乡用气基本实现全覆盖。

  水网作为“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省委、省政府从海南自由贸易港水安全保障的战略高度,谋划部署“六水共治”攻坚战,作为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第五项标志性工程;随着近年来迈湾、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等一批重要水利工程的开工建设,海岛型骨干水网也已初具规模,成为我省安全用水“保障线”。

  (海南日报海口4月12日讯)

  “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极”

  即海口经济圈、三亚经济圈以及儋州洋浦 一体化融合发展组成的儋洋经济圈

  “一带”

  即由我省临海市县组成的滨海城市带

  “一区”

  即中部生态保育区

  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1日联通全球 4小时通达全国 3小时畅行全岛

  逐步成为现实

  截至2022年底

  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4.17万公里

  较2017年增加1.1万公里

  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分别增长35.9%、75.9%

  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全面实现

  在全国率先

  实现100%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实现100%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

  5G网络实现各市县城区和镇区

  室外连续覆盖

  截至2022年底

  海南互联网出省带宽

  比2018年初扩大了5倍

  海南建成220千伏

  “目”字形双环网的主网架

  实现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

  全省各市县及主要乡镇全覆盖

  10千伏公用线路可转供电率提升至82%

  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和动力电通电率达100%

责任编辑:章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