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自贸港·环境 | 冯尔辉:守护“海上森林”14载 与“鸟类朋友”温暖相约是我的治愈时刻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9日消息(记者 谭琦)又到了夏候鸟到访的季节,冯尔辉看着镜头里捕捉到的鸟类“老朋友”的身影,每一张生动的鸟类照片,都记录着他的温暖治愈时刻,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写照。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记者 李庆芳 摄

  冯尔辉是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2009年,从小在红树林边长大的他来到东寨港成为一名护林员,负责红树林多样性的监测和保育工作,守护这片海上绿洲。

  鸟类是湿地中重要的指示性物种,也被称为生态环境的“风向标”。“东寨港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线路上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栖息地,每一只鸟是否如期赴约,都反映着保护区的生态变化。”监测东寨港的鸟类,是冯尔辉的重要工作之一,最初观鸟,他甚至连鸟类的名字都认不全。“刚开始先用笔和本子记录,后来自己买了相机,一点一点学习摸索。”工作14年来,冯尔辉的脚步遍布了东寨港的每个角落。为了监测鸟类,冯尔辉都会定期在保护区蹲守,常常在野外一待便是一整天,为了不惊扰鸟类,有时他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多年的观鸟经验也让他练就了“听音辨鸟”的本领。

黑脸琵鹭。冯尔辉/摄

  常年扎根在保护区的冯尔辉感受到的,还有水质的变化。“东寨港的水质曾经是劣Ⅴ类,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黑脸琵鹭销声匿迹,到2017年才再次见到。”冯尔辉说,近年来,《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的出台,加之保护区开展退塘还林、生态修复等工作,建立巡护检查制度等措施,使得红树林面积持续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5年来,东寨港实施退塘还湿5776亩,修复红树林4500亩,新增红树林4700亩,水质从劣V类达到Ⅲ类,成为数万只候鸟过冬的好去处。5年来,东寨港的鸟类记录从194种增加到229种,其中就包括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白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鱼类记录从129种增加到165种、海草记录从3种增加到4种。在冯尔辉的记录中,这些不断增长的数据,是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最好证明。

黄胸鹀。冯尔辉/摄

  “对我来说,看到鸟儿在悠闲觅食、自由飞翔,就是我的治愈时刻。”14年来,冯尔辉每年都在东寨港守护着与远方“鸟类朋友”的温暖相约,他拍摄了上万张鸟类照片,让保护区生态美景走入更多人视野。

  “我将继续做好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工作,讲好红树林的生态故事,做红树林的守护者。”守护这片“海上森林”14载,冯尔辉见证了东寨港生态的不断改善,他将持续开展科普宣教工作,希望让更多人自发地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当好海南自贸港生态环保事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我和我的自贸港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对自贸港建设的认同感、参与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极大增强。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即日起陆续推出“我和我的自贸港”系列报道,讲述海南自贸港建设给他们带来的红利和显著变化。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吉训侦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