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自贸港·就业丨他回乡创办自然劳动教育基地 带动当地群众一同致富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22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2021年7月份之前,临高县东英镇美鳌村委会黎安村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之后,耕读山房自然劳动教育基地投入运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让这个普通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该基地创始人陈江豪。

  陈江豪在研学活动中给学生们讲解农业知识。

  2020年以前,陈江豪一直和朋友在海口开办公司,运营多年,公司也逐渐走上了正轨。然而,一份乡愁始终在陈江豪的心里,黎安村一直都是他的牵挂。2020年,陈江豪发现,经过多年的发展,自己的家乡黎安村虽然有所变化,但是青年村民大多出去打工,村里老龄化问题严重,使得大面积土地闲置,无人耕种。

  陈江豪在研学活动中给学生们讲解农业知识。(受访者供图)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不仅仅要建好城市、码头等,农村建设也必不可少。”陈江豪认真地说。

  为此,陈江豪带领村里致富带头人,组团外出学习考察,了解到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处。于是,他牵头召开全村大会,成立黎安村经济发展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村子得天独厚的原生态风貌和农耕特点,开发耕地稻田文化,打造耕读山房自然劳动教育基地。

  耕读山房游客接待中心。(受访者供图)

  起初,村民对在村里开民宿建设教育基地发展旅游业这事并不看好,参与度也很低。为此,陈江豪做了大量工作,逐一向村民讲解撂荒土地会产生的危害、产业发展前景以及自贸港政策等,动员村民加入合作社,形成了户户参加、人人共建的良好氛围。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临高旅游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陈江豪返乡创业三年来,耕读山房不断挖掘乡村耕读文化,从打造自然劳动教育基地到建设特色民宿,不断开拓创新,促进“旅游+农业”“旅游+研学”“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该基地开放以来,已接待了来自省内外的上千场研学活动,逐渐成为临高旅游的一张名片。

  黎安村的榕树下。(受访者供图)

  陈江豪高兴地介绍,该基地目前有30名员工,其中28人是本地人,而且平时为了管理好实践农田,还是招聘一些临时工,都是本地村民。“员工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其实就是要带动当地人就业,创造更好的致富道路。”

  学生们通过现场体验耕种,更深刻地了解粮食来之不易。(受访者供图)

  6年前嫁到黎安村陈燕霞,2021年7月份之后,她辞去乡镇幼儿园的工作,到该基地当一名服务人员,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丈夫也回到村里,在基地做工,夫妻俩一个月收入有8000元左右。

  “在家门口工作,不用租房,自己种菜养鸡,工资收入也不错,同时还能照顾家人,真的很不错。”当地村民陈燕霞高兴地说。

  学生们在田间里手工除草,更深刻地了解粮食来之不易。(受访者供图)

  为了耕读山房长远的发展,陈江豪积极发挥行业作用,组织业务能力培训,并对接高校资源,与海南大学等一批高校合作挂牌了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的手工作坊、耕读书社也预计暑假对外开放,让游客有多元化的旅游选择。

  我和我的自贸港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对自贸港建设的认同感、参与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极大增强。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即日起陆续推出“我和我的自贸港”系列报道,讲述海南自贸港建设给他们带来的红利和显著变化。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林靖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