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25日消息(记者 谭琦)一壶茶、一张椅子,几个好友,坐在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的草坪上度过悠闲的午后时光,这是市民陈伯龙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也是他生活在海口的治愈时刻。美舍河是海口人的“母亲河”,承载着陈伯龙儿时的欢乐回忆,他也见证了这条河流的美丽蜕变。
陈伯龙从小住在美舍河沿岸,河流生态环境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小时候,美舍河的水很清澈,父亲带着我在河里游泳、抓鱼,承载着快乐的童年。”陈伯龙记得,现在生活的省干部疗养院河段以前是一片滩涂,鸟儿的鸣叫和阵阵清爽的风是他童年里夏天的记忆。随着海口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陈伯龙发现,美舍河“病”了,风不再清新,水不再清澈,昔日的鱼游虾戏白鹭飞不复存在。
海口市民陈伯龙。记者 谭琦 摄
转变发生在2016年,海口启动美舍河水体治理及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作为老居民的陈伯龙还加入沿岸污水管排查的工作中。“我看到护栏修好了,污水处理厂建起来,清淤的船来来回回地工作,沿岸的绿化多了起来。”陈伯龙见证美舍河一点一滴的变化,他还自发当起美舍河的“管家”,发现污染河流的情况,立即上报居委会和琼山区河长办。
近年来,海南省以治污水为突破口,协同推进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六水共治”,狠抓黑臭水体治理、城乡污水治理以及水产养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整治等,开展全域综合治水,全方位保障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现在的美舍河又恢复了儿时的模样,鸟儿飞回来了,在沿岸生活、休闲幸福感满满。”陈伯龙见证了美舍河从“臭水沟”到“网红河”的美丽蜕变。如今,美舍河沿岸已经成为陈伯龙和许多海口市民喜欢的休闲活动场所,去美舍河观白鹭看美景、在市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红树之旅、在人工湿地公园里散步,已经成为海口市民与“母亲河”相处的新方式。美舍河的蜕变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和品质,还增强了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近日,陈伯龙又向居委会提出了关于美舍河沿岸绿化和运动健身设施建设的意见。“我希望更多人加入保护美舍河的队伍中来,让美舍河成为展现海口魅力的一扇窗户。”陈伯龙希望,海南在积极建设自贸港的大背景下,通过“六水共治”工作的开展,让美舍河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福祉,通过一条河流,向市民游客充分展现海口的河口之美、河湾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
我和我的自贸港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对自贸港建设的认同感、参与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极大增强。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即日起陆续推出“我和我的自贸港”系列报道,讲述海南自贸港建设给他们带来的红利和显著变化。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周玉敏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