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2022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南国都市报2022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一、前言

《南国都市报》是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都市报,是海南都市类媒体中日发行量最大的一张报纸,于2001年1月1日创刊发行。

2022年,南国都市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坚持“用心、用行、用情”的办报宗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创新报道形式,坚守网络的舆论阵地。以报网深度融合为中心,切实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南国都市报2022年度荣获多项荣誉:

2022年度,南国都市报荣获第33届海南新闻奖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

二、政治责任

(一)重大主题宣传报道

2022年,南国都市报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认真做好重大会议、重要活动、重点部署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

1.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上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动创新,在读者中产生广泛的良好反响。全年的主题宣传报道规模大、声势足、亮点多。

2022年,南国都市报围绕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全国两会、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海南两会、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消博会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力度的系列报道,讲好中国故事、海南故事,不断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这些重磅报道制作精良、传播广泛、反响良好。

全力以赴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来海南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宣传报道。全方位高质量做好党的二十大报道。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高位谋划、精心策划,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会前,开设“非凡十年看海南”“喜迎二十大·领航中国”栏目,通过 “遥瞰征途”“账本里的十年”“我们的新时代”等子栏目看十年来海南阔步前行,取得的喜人成绩。会中,开设“新时代 新跨越·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栏目,聚焦大会各项议程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讲好二十大故事。会后,结合海南在全省开展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讲活动,推出《大地长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讲活动系列报道》。从宣讲者和听众等不同角度,以小见大,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时代脉动和精神气象,精彩呈现令人荡气回肠的中国故事。

总书记考察海南报道版面(4月14日)

非凡十年看海南报道版面(8月6日)

做好全国两会、海南省两会、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道。南国都市报牢牢把握报道基调,准确领悟会议精神并严格把关,以图表、关键词解读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先后策划推出 “踔厉奋发新征程”“踏浪前行自贸港” 系列报道,全面呈现了国家建设的宏伟蓝图,以及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为百姓及时、准确传达政策信息,承担起了媒体的桥梁作用和责任,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海南两会报道版面(1月22日)

做好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报道。年会期间,推出纵论自贸港、年会观点、年会聚焦等栏目,带读者倾听开放创新的“博鳌声音”。做好第二届消博会报道。展会期间,推出包装精美的“逛会指南”,为参会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份集吃住娱购于一体的观展手册;推出“首发首秀”、“华夏风物”栏目,带读者看消博会上的国际知名奢华品牌、火出圈的国货潮品;推出多篇“消博会深观察”报道,深刻分析当下消费新趋势。

第二届消博会报道版面(7月26日、28日)

2.积极宣传报道海南自贸港建设取得的成就。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新海南财经观察”等专栏,在重要节点全面展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成就。

为展现2018年4月13日以来海南取得的发展成绩,策划推出“殷殷嘱托 海南答卷——海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报道”,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取得的成效。

策划推出《新海南财经观察》栏目聚焦国内外财经热点话题在海南的落地情况,以及深度关注海南自贸港发展,向受众解析产经新闻背后的发展走势。

“殷殷嘱托 海南答卷”报道版面(4月13日)

(二)紧贴热点,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南国都市报在重大、突发、热点问题上主动发声,设置议题,在教育、养老、住房、医疗、疫情防控、城市建设、社区话题等重点民生问题上,推出多个有影响力的报道。8月疫情袭击海南,南国都市报迅速反应,推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特别报道,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推出动态防疫信息,抗疫故事、抗疫日记、抗疫科普、求助信息、专家答疑等栏目。策划推出24个版特刊《你的身影 镌刻我心》,致敬2022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援琼医疗队。推出致敬抗疫人物特刊《英雄本色》,用16个版8张水彩画感恩每一位可爱的平民英雄。

《你的身影 镌刻我心》报道版面(9月10日)

《英雄本色》报道版面(9月26日)

策划推出“坚决打好‘六水共治’攻坚战”大专栏,聚焦海南水环境治理怎么做、哪些水环境问题有待改善、身边的水环境有哪些可喜的改变等问题。策划推出“践行不‘塑’之约 关注海南禁塑”系列报道,从环保意识、市场监管和执法、环保塑制品产业链现状等角度呈现海南禁塑成果与挑战。策划推出 “海口交通如何加速跑”系列报道,从拥堵状况、路网建设难点、建议、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剖析海口交通发展的痛点、堵点。

“海口交通如何加速跑”报道版面(7月11日)

“践行不‘塑’之约”相关报道版面(11月9日)

“六水共治”相关报道版面(1月6日)

(三)正确履行舆论监督职能

2022年,南国都市报推出多篇舆论监督报道和调查性报道,对不良现象进行曝光揭露,抨击时弊,惩恶扬善,设置了“天天315”“新海南调查”“问政海南”等重点栏目,彰显了南国都市报的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天天315”栏目推出多篇消费调查,维护了群众的消费权益。“新海南调查”栏目围绕撂荒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海口北港岛遭犁地式赶海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度追踪,让舆论监督和调查报道更有力度。“问政海南”栏目对充电桩难进小区、小区停车位只售不租乱涨价、道路积水难行、共享单车乱停放占道等民生热点话题进行监督报道,促进了一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的解决。

“天天315”相关报道版面(3月15日)

“海口北姆堆:网红的幸福与烦恼”相关报道版面(5月31日)

“小区停车位只售不租”相关报道版面(3月21日)

(四)积极开展对外传播

南国都市报重点打造运营了《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跟着非遗看海南第二季》《果然有种》《自贸港的年轻人》等聚焦海南生态环境、南繁种业、本土特色文化的内外宣精品栏目,通过多平台合力推介,传播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倾力打造的海南第一档聚焦种业领域的融媒体特色专栏“果然有种”,积极探索媒体+种业品牌服务,讲好种子+果子的故事,展现海南种业、中国种业的新作为、新突破、新成果。《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系列生态微纪录片前三季播放量累计超1.8亿次,在国内外多个媒体平台获得广泛传播。《秘境寻踪》系列视频入选《2022年度“学习强国”百灵短视频百强榜》。

“这里是海南:秘境寻踪”相关报道版面(10月10日)

三、阵地建设责任

(一)打造强大融媒体矩阵

2022年,南国都市报不断深化改革工作,以报网深度融合为中心,打造强大融媒体矩阵,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12月底,南国都市报全平台粉丝量超1100万,其中,南国都市报抖音粉丝量393万+,点赞量1.6亿,位于省内媒体前列。

(二)积极开展融媒体报道

《开往春天的列车》系列融媒体产品在全国两会期间与20多家全国省级媒体联动报道,打造了突破3亿阅读量的现象级产品。策划推出报网融合版面《琼州如此多娇》,视频产品在报纸上进行二度创作,版面出彩,体现了媒体融合意识。联动全国20多家媒体和平台推介《打卡海南》海口湾日落、昌江棋子湾日落等慢直播,获得良好传播效果,#打卡海南#话题阅读量超2000万。与市县融媒体中心联动,资源共享,联动各市县融媒体中心联合生产内容。在8月份海南疫情期间,南国都市报抖音和视频号在各市县融媒中心供稿的基础上,精编内容做二创后为市县供稿,共同发布,在市县融媒间真正实现了有效融合。

(三)推进融媒体平台建设

持续强化全员融媒意识,加强传播渠道统筹,让报网端微串联各大产品线,让新闻内容的传播力、影响力裂变式放大,实现新闻递进策划、原创一次采集、编辑多次生成、渠道立体传播。

四、服务责任

(一)信息服务全面到位

2022年,南国都市报持续为读者做好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刊发政务信息、惠民政策信息、用通俗易懂和可视化的版面语言为广大读者进行解读,及时发布交通、天气、健康等便民生活信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策划推出春节服务手册、疫情防控科普、“赶考”地图、卡塔尔世界杯观赛指南、海口公交线网优化等特色报道。

春节服务手册相关报道版面(1月30日)

世界杯观赛指南相关报道版面(11月18日)

“赶考”地图相关报道版面(6月6日)

(二)搭建公益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2022年,南国都市报继续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搭建“南国情缘”平台,举办南国相亲公益活动,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开展“圆梦行动”,帮扶困难家庭大学生。策划承办的“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11年,推出了380余名典型人物,百人入选年度人物,成为海南挖掘凡人善举、表彰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2022年年底《凡人善举 最是人间温暖——十年百人“感动海南”故事珍藏》读物印刷发布。“公益海南”行动自2019年发起至今,已经持续运营4年,围绕爱心助农、社会救助等方面开展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2022年,“公益海南四号行动” 为受疫情影响的待销农产品牵线搭桥,专版推出滞销农产品信息解广大农户燃眉之急。共报道采买信息近千条。免费推出价 值 1000 万元刊例价的公益广告,用于刊发海南省中小微企业的公益活动或产品促销信息,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感动海南”报道版面(12月27日)

“公益海南四号行动”报道版面(9月2日)

五、人文关怀责任

(一)察民情、传民意,做好民生报道。

民生报道历来是南国都市报的重点报道领域,2022年,南国都市报继续重点关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话题,推出多篇策划报道,反映妇女、儿童、老年人等意见呼声。

策划推出“暑期防溺水”系列报道,回访曾经发生过事故的水域,查看安全防范情况。刊发“部分曾发生溺水事故水域 防溺措施仍不足”“暑期防溺水 家长要补补课”等报道。关注小区旧改,刊发“30年小区‘旧改’居民:希望‘大改’”报道。聚焦海口部分公共场所如厕难,刊发“‘公厕荒’ 让人急”报道。关注海南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解锁养老新模式。

《解锁养老新模式》报道版面(11月3日)

《“公厕荒”让人急》相关报道版面(3月20日)

“问政海南”相关报道版面(3月29日)

“国际妇女节”报道版面(3月8日)

(二)灾难和事故报道凸显人文精神。

关注台风高温等事件,推出系列报道。在灾害事故报道中,及时发布救援服务信息,反映老百姓的诉求,挖掘人们守望相助的感人事迹。报道以人为本,有态度有温度,不对受访者做二次伤害提问,凸显人文精神。从关爱生命的角度,挖掘灾难事故中的人性光辉,同时提供理性的科学提醒,予以正面引导。

“迎战台风暹芭”报道版面(7月3日)

(三)以人为本,开展多样民生社会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南国都市报社倾心打造的亲子教育平台——南国都市报小记者俱乐部,全年看展了40余场包括职业体验、社会实践、自然导赏、知识科普、爱心公益 、对话“名人”在内的十大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追光少年行”海南少儿读党报、学党史、感党恩系列活动,活动走进全省各市县小学,活动内容包括记者、感动海南十大人物进校园、卖报小行家、我是小小通讯员等。

“追光少年行”报道版面(3月21日)

“南国都市报小记者俱乐部活动”报道版面(4月25日)

六、文化责任

南国都市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海南本土文化,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充分报道文化活动,挖掘传统文化精髓,让更多群众接受文化的熏陶,以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2022年,南国都市报做好2022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节庆活动, 聚焦多项民族风情浓郁、地方特色突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国际博物馆日推出专栏报道,将镜头对准海南省博物馆,通过介绍馆藏珍品,让国内外游客全方位了解海南的自然地理、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等旅游资源。推出“跟着非遗看海南第二季”系列报道。用图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了琼剧、黎族服饰、椰雕、古法熬糖、南海航道更路经等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跟着非遗看海南”报道版面(11月23日、12月21日)

七、安全责任

南国都市报2022年度无重大差错见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履行安全刊发责任:

1. 始终强调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把关内容审核。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确保新闻报道准确客观、导向正确,稿件质量过硬。在日常工作中实行总编辑早报题制度,总编辑主持采前会,指导当天重点新闻的策划及采编安排,并在时政报道、舆论监督等方面把好关、把好度,维护出版和刊发安全。

2.不断加强采编、设计、组版等相关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安全出版意识。

3.严格执行采编出版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选题、采访、编辑、终审、刊发等全流程无缝对接的工作管理体系;对稿件进行严格把关,刊发前稿件须经过责任编辑、部门值班主任、值班编委、总编辑审核,未经终审发稿人签字确认稿件不得刊发,明确责任到岗到人,有效杜绝可能出现的安全纰漏。

4.加强对硬件、软件系统的维护,及时查补技术漏洞并升级系统,确保出报过程安全顺畅;强制采编必须使用黑马校对对新闻内容进行文字校验,做到黑马校对使用全覆盖;建立敏感词库,当内容管理系统识别文章中存在敏感词时,将禁止进行存盘操作,确保稿件签发的安全性在可控的范围内。

5.认真总结梳理出版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点,并形成实操手册下发到人,在采编、出版、印刷过程中细致比对,严格规避刊播风险。统筹协调有关部门修订多项采编规范制度,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新闻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南国都市报风险点及其防范办法》《南国都市报内容差错奖罚办法》等。

6.强化问责,每月编发通报对涉事相关人员进行警示和处罚。在内部管理提醒方面,总编辑落实提醒谈话制度,对于在日常中出现的差错,以谈话的方式,及时提醒部门负责人和责任人员注意防范风险,并做成记录传阅。

八、道德责任

2022年,南国都市报社员工能够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多渠道接收、回应听众意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杜绝有偿新闻行为,自觉抵制低俗庸俗俗媚,自觉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开采访时出示记者证,刊发稿件执行实名制,采访过程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利用采编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全年无记者违反职业道德和新闻纪律等行为。

九、保障权益责任

本着对每一位员工负责的原则,南国都市报社2022年采取多种措施保障职工的权益。报社严格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及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的相关规定,每月都会及时缴纳“五险一金”,落实职工工资正常晋升;严格遵守休假制度和加班补贴、调休制度,为员工进行年度体检等,还组织职工加各种文体活动,保障职工身心健康。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为全体采编人员提供多场培训,并分批选派采编人员外出学习,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支持保护正常采编行为,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为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及时申领记者证,及时收回离职、退休等采编人员的记者证。

十、履行合法经营责任

2022年,南国都市报严格执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的管理规定,规范广告、发行、创收等经营行为,确保有效履行媒体合法经营的社会责任。作为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的一份子,南国都市报坚决执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基本管理制度,在报纸发行、广告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允许采编人员跨部门从事经营活动。报社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

十一、后记

2022年度,南国都市报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尽到了职责,做出了一定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和不足。在新闻宣传方面,还要加强统筹策划,不断采写推出更多有分量、有影响的鲜活新闻、独家报道;在舆论监督、深度报道领域仍需提高报道水平;在媒体融合方面成效初显,但与国内知名媒体还有较大差距;在报业经营方面,与市场接轨速度不快,传统经营格局还未根本改变,需在整合营销上寻求更大突破。

下一步,南国都市报将深入推进融合发展,加大优质内容生产,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高素质队伍。将进一步加强对采编人员的能力培训,不断提高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进一步捋顺采编各环节的运行机制,全力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以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内容建设来履行媒体的职业担当和社会责任。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坚定向深度化、移动化、平台化、可视化、智慧化方向转型,进一步增强报网融合后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建立一整套适应新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采编运行机制。

南国都市报社

2023年5月16日

原标题:南国都市报2022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公示公告

最新的海南活动公告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