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漫评 | 传统VS新潮,让更多本土美食闯出新天地

  又到一年粽味飘香时。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食材的健康、口味的创新越来越关注,海南粽子的种类也玩出了新花样:斑斓肉粽、椰丝猪肉蛋黄粽、藜麦猪肉粽……吸引了不少食客尝鲜。有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海南新奇特口味粽子的销量接连攀升。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无论是各大菜系,还是百姓餐桌的家常菜,都有着自己特色鲜明的风味,就连这个小小的粽子也有“咸甜之别”。

  时下,随着人们消费加快升级,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增长,不少本土传统美食也在推陈出新中寻求新的发展赛道。就以海南的粽子江湖来说,这些年涌现出的各式各样脑洞大开创意粽,就是一种新的尝试。而除了口味的创新外,企业还注重运用电商、新媒体平台等手段,结合端午传统文化,增强产品的属性,将传承、乡愁等故事作为“增味剂”,在伴手礼、营销赛道上做文章,让食客们有机会共赴一场传统与新潮碰撞的舌尖盛宴……

  由此可见,本土传统美食的市场消费潜力是巨大的。那么,如何让更多本土传统美食在玩出新花样的同时,特色长存、代代相传?

  而这,就需要本土传统美食主动拥抱新潮流,深度挖掘当下人们的消费喜好,在最大限度保留其本真元素和原始风味的同时,发挥地方自身优势、突出特色,在“品”上下功夫,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才能玩出新花样。如,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水果且海产品丰富,探索本地其他食材结合,进行口味的更新迭代就不失为一个好思路。

  另一方面,还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选准本土传统美食发展的突破口。如把科技、电商、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以健康、风味、绿色为导向守正创新,借助新的推广、销售模式,不断发掘品牌价值、增强含金量,才能拓展更大的市场。

  当传统遇上潮流,这里面大有乾坤。缺了“传统”,产业根基不稳;失去本土特色,竞争优势不足;没有创新,发展难以持续。为此,在创新的路上,亟需社会、企业和地方政府多方合力,加以扶持和引导,才能让本土美食在保留传统味道的前提下走得更远,持续焕发新生机、涌现新活力。(文/杨彦婷 图/郭昊)

责任编辑:杨彦婷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漫评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