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上海金山区石化街道一个特殊的联盟——“房产中介联盟”揭牌成立,和之前成立的“社区教育联盟”、“金融服务联盟”一起,扩大了石化街道“城市联盟”朋友圈,将汇聚城市基层治理的更强力量。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重要的一环。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组合拳”打造城市联盟,不断提升着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努力绘出让百姓幸福、人民满意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协同发力,打磨基层党建“绣花针”。“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领导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根本保证。健全完善党建引领、统筹发展、协同高效的城市治理工作格局,需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城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在办好“城市联盟”的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可以主动担任“宣传员”“示范员”“督导员”。基层党组织积极整合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打造基层党建共同体,引领多元主体为做好“城市联盟”贡献力量,并持续带动更多居民加入服务队伍,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城市治理“千条线”。
因事制宜,用好精细管理“合作法”。各地主动顺应城市治理智能化趋势,探索将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到各领域,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市治理有其特点和规律,把握关键环节,找准重点突破,合理布局力量,做到环环相扣、针针扎实。聚焦薄弱、复杂、细微处,发挥联盟圈作用,持续为基层赋权增能,将精细治理落实到每一条大街小巷,既在“面子”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城市“颜值”;也在“里子”上出实招,持续涵养城市“气质”,于烟火气间追求尽善尽美,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更加美好。
问题导向,找准人民需求“落脚点”。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治理好不好,百姓的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城市联盟致力于解决民生“关键小事”,因此治理施策需强化问题导向,结合地区传统习惯和现有资源,规避劣势、发挥优势,把握宏观制度要求与微观个体需要之间的平衡,将工作做实做细,进一步彰显基层治理的人情温度和服务初衷。各方力量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中去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聚焦治理的堵点,找准群众的槽点,直击民生的痛点,提升基层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坚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群众的笑脸成为城市最温暖的风景。
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才能最终收获基层治理实效。希望以上海打造“城市生活联盟”为例,引导更多地区相继实践,让“民间智慧”有更大可能被汇聚,构建一个共商共治的良性循环,城市共治的步伐才会走得愈发坚实。(耿牧海)
责任编辑:杨彦婷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